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赵文华在第七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上说:“如果我们一生的研究能为国家的政策提供支持,应该是一件最伟大的事情”。那么,如何把营养与健康,从监测推向政策呢?
营养对人的生长,对人的发育,对人的寿命有着一生的影响。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维护功能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影响。对于社会的发展,对于人们的智力和生产力,更有着直接的关系,营养与慢性病也是息息相关。
赵文华教授强调,监测系统不仅仅是为参加者写出出彩的论文和专题报告服务,更要为使用者服务。国家和地方的政府要制定政策,监测结果可为政策找到科学的支撑点。监测还要为公共健康服务,将监测的结果形成政策建议给政府。另外,还应该将监测转化成相关的产品支持人们改变生活方式。
从监测到政策,有多远?
赵文华教授坦言,非常好的策略才能将监测变成政策。她讲到,2002年的中国疾病营养与健康的调查是第一次国家三个部委发文,在全国132个县区,25万人口开展的调查,第一次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发布调查结果。这次调查结果显示膳食结构变化,证明生活方式改变,提供慢性病新数据。她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例具体介绍。
大家可以看到,当时发布的中国居民超重和肥胖率,数字是醒人的,全国7%的人肥胖,22%的人超重,大城市状况更为严峻。在这个数据的背景下,2006年中国肥胖大会上,提出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切入点,倡导传播和实践健康生活方式,随着活动的推进和深入,最终将涵盖与健康相关的所有生活方式和行为。
第一阶段行动为:健康一二一行动
日行一万步,吃动二平衡,健康一辈子。
这几句话就是基于2002年的监测结果提炼出来最重要的,把平衡当核心,需要向社会传递的信息或者说政策要点:一个是身体活动,一个是健康体重和合理膳食。
指导材料和出版物指导大众的生活方式:
少吃一两口,多动十五分;
持之以恒做,健康体重得;
粮食七八两,油脂减两成;
蔬菜八两好,奶豆天天有。
应用的行动指导工具,直观、易懂,好操作,走进千家万户:
重要信息平台,促进全民行动:
石头转盘能够看出体重指出
厦门的社区服务中心,在楼道上标注了走楼梯步数与消耗的能量
截止2013年12月底:2214个县区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已覆盖全国71.4%的县(区)。完成创建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食堂/餐厅约1.8万个,建设室外支持性环境8975个。
可以看出,2012年的超重与2002年相比有所上升,上升了8个百分点,肥胖也有上升,7.1上升到12个百分点。但是我们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依然保持在3:1。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使肥胖上升的不很快,超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
赵文华教授最后指出,科学或者监测的结果向政策转化,是我们都应该努力的方向。但是科学证明的事实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时往往受文化、社会、经济等背景的影响,不能达到要求。政策需要科学研究,但科研成果转化为政策还必须有操作研究。传达给老百姓的信息一定要实现:一说就明白,一明白就跟着做,一做就有效果,这才是可操作研究。我们的转化工作需要信息,需要经济学分析,需要共同分析,需要广泛的社会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