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社会的种种不适已逐渐构成社会的负担,其中患慢性病占相当大的比例,是目前整个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为了更好地防控老年人慢性病,继续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促进提高中老年人健康水平,第三阶段的“全国银龄健康一二一工程”于2015年4月26日在北京启动。
“银龄健康一二一工程”以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健康水平和慢病预防为目的,依托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平台,于2008年4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启动第一阶段工作,2012年5月26日接着在北京钓鱼台宾馆启动第二阶段工作,通过组织大型科普报告会和社区科普讲座,免费发放健康支持工具和健康科普读物,让全国数百万家庭受益,为全国10万以上居民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
据介绍,该工程目前已在山东、江苏、河北等20多个省市启动相关工作,其中在2011年4月,银色世纪集团作为山东省“健康山东行动”的惟一承办单位和战略伙伴,出资捐建了40座健康加油站,为居民搭建“知识普查、健康自查、健康提醒”平台。另外,其他省份也以走进广场、走进社区等多种形式开展大量工作,面对面地宣传健康理念,受到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
领导及专家合影
2015年4月26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院士王陇德、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等领导出席了启动大会并发言。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孔灵芝做了工作报告。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王国强
王国强:作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组成部分,“一二一工程”要发挥出防控慢性病的有力抓手作用,可从三个方面来开展:第一,发挥疾控预防的宣传优势,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理念,积极有效地培养民众的慢病防治素养;第二,促进专业队伍与群众工作相结合,利用公卫服务能力影响,加强预防与临床的融合,大力推广慢病防治适宜技术;第三,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出中医特色,把中医“治未病”理念与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为主”的理念相结合并贯穿到工作中,促进慢性病学科发展,为全民健康事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 王陇德
王陇德:慢性病防控严峻的形势,要求咱们必须继续大力推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整合更多地防控力量参与进来,共同遏制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势头。“全国银龄健康一二一工程”目前已实施了两个阶段,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让广大百姓受益。第三阶段继续联合多部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传播健康生活理念,争取在3年内提高居民健康知晓率和健康素养水平。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 孔灵芝
孔灵芝:回顾第一、第二阶段工作,重点介绍第三阶段的工作。老百姓获得健康知识后,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运用健康生活技能,促进自己采取行动,提高自我健康意识,做到食动平衡,健康生活,与政府、相关部门一起来遏制慢性病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长陈君石、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等人分别做了报告或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专家 陈君石
陈君石:营养改善与慢性病防控是相辅相成的,其中,超重和肥胖能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比如食道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而且超重和肥胖给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四种慢性病带来超过200亿元的经济负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王宇
王宇:向全国中老年人发出“一二一工程”倡议书:1、希望社会关注老年人健康,树立大健康理念,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2、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促进健康老龄化;3、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健康老龄化从中青年做起;4、创建健康老龄化社区知识环境;5、中老年朋友行动起来,树立健康理念和责任感,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让你我携起手来,为银龄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