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我国心血管病流行,面临双重压力! 下一篇: 经常憋尿会怎样?易感染、诱发炎症.......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疾病防治
《中国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更新:强调全病程管理
2021-12-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14429
3
慢病界:时隔 14 年后再版更新的《指南》,侧重疾病预防、强调全病程管理、鼓励多学科参与,突出预防、早期干预、居家管理与康复三大重点。

  

  12月24日,由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组织编写的《中国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2021版)正式发布。时隔 14 年后再版更新的《指南》,侧重疾病预防、强调全病程管理、鼓励多学科参与,突出预防、早期干预、居家管理与康复三大重点。

  痴呆是指由于神经退行性变、脑血管病变、感染、外伤、肿瘤、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获得性的大脑综合征,其特征是认知功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领域(如记忆、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社会认知和判断等)受损,并可伴有人格改变、精神行为症状等,不能归因于正常老化。

  引起痴呆的疾病多、病因杂,阿尔茨海默病是其主要代表。目前,老年期(年龄超过65岁)痴呆已成为多发病和常见病,国家和全社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指南》主编、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心理科教授于恩彦介绍,新版《指南》主要包括概述、预防与干预、评估与诊断、治疗与康复、居家与机构照护、照护者支持、推广和实施等7个主要板块,内容全面;此外,新增了可控危险因素、生物标志物、伦理、安宁照护等8个方面的内容,丰富了评估、多学科协作、非药物治疗等内容。

  新版《指南》在强调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及注重诊断治疗的基础上,突出预防、早期干预、居家管理与康复三大特色,强调全病程管理的理念。

  由于目前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在治疗方面尚无有效方法可以逆转或阻止疾病进展,因此,预防老年期痴呆的发生尤为重要。

  当前,老年期痴呆已成为精神科、神经科和老年科的跨学科疾病,康复科、营养科、全科医师与社区工作者也日益积极地参与到防治工作中来。

  老年期痴呆的治疗目标包括改善或保持患者的认知功能,或延缓认知衰退,控制患者的 BPSD(精神行为症状),减少症状的发生,降低疾病给患者和照料者带来的苦恼与伤害,保持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照料者负担。

  《指南》特别对老年期痴呆治疗中的多学科协作提出了建议,《指南》指出,老年期痴呆患者经常存在与其他躯体疾病的共病, 如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对于共病躯体疾病的老年期痴呆患者,需要全面地收集病史,系统地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相关特殊检查。

  于恩彦表示,应在此基础上尽早明确诊断,积极开展多学科会诊协作,进行共病风险评估、优化治疗方案、积极防治并发症以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延长生存时间。同时,侧重预防、强调全病程管理、鼓励多学科参与是指南遵循的理念,旨在为精神科、神经科、老年科以及相关临床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社区工作者、患者及照料者提供参考;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记者 张尼)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