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橙皮别扔 加点酒教你DIY健胃糖浆 下一篇: 秋季慢性病高发!需做好这3大疾病护理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健康生活
小心“甜蜜”的诱惑!
2021-08-31
来源:北京市疾控中心
14341
3
秋高气爽,外出游玩、逛街时,吃个冰激凌、来瓶冰镇可乐让您的生活变得更加惬意。不过,这些随处可见、随处可选择的“甜”,可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你的朋友圈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了吗?它给秋天开了个甜甜的好头。

  秋高气爽,外出游玩、逛街时,吃个冰激凌、来瓶冰镇可乐让您的生活变得更加惬意。不过,这些随处可见、随处可选择的“甜”,可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添加糖,看似“甜蜜”的健康陷阱

  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 ,具有甜味特征,包括单糖和双糖,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我们日常使用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都是蔗糖。

  那么,除了满足口味上“甜蜜”的愉悦感,添加糖是否是必需的呢?其实,添加糖是纯能量物质,从营养的角度来看,我们的饮食中并不需要添加任何糖。当添加糖摄入过多时,这个“甜蜜”的陷阱还会带来健康问题

  含糖食物吃得多,会带来高的能量摄入,但同时膳食质量却不高。长期高糖饮食不仅易引发超重肥胖、龋齿,还会导致包括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多种慢性疾病发生风险增高

  以含糖饮料为例,估计每年在全球导致18万人死亡 ,主要原因就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在中年人群,含糖饮料会增加多种疾病(如冠心病)的死亡风险 。而低添加糖的饮食模式,则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肥胖、2型糖尿病、某些类型的癌症、龋齿的风险降低相关。

  含糖食品,藏起来的糖有多少?

  日常生活中的添加糖主要来自加工食品 ,琳琅满目的含糖饮料、种类繁多的甜点如蛋糕、面包、糖果、冰激凌、布丁,以及各种果酱、酱料,都是添加糖摄入的“食用源头”。

  以似乎不太甜的面包为例,100克面包中可能会含有8~18克左右的糖。即使是家庭自制烘焙的6寸戚风蛋糕,也需要加入50克左右的糖。而市场上各种口味、夹心、装饰的甜品含糖量会更高。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添加糖的主要的来源是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是指糖含量在5%以上的饮品,多数饮品的含糖在8%~11%左右,有的高达13%以上。这样的含糖量虽然看着感觉并不很高,但由于饮用量大,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量的糖

  比如,喝一瓶可乐大约就要摄入52克的添加糖 。而且,含糖饮料已经成为了十分方便购买的甜味饮品,我们甚至常常在无意中,就会消费更多的含糖饮料,并渐渐成为习惯。

  添加糖,量应该如何把握?

  减糖控糖 ,我们要做到每天的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能控制在25克以下 ,对健康的益处更多。这需要我们做出哪些行为的改变呢?

  ●多喝水,首选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想喝有味道的饮品时,可以选择饮茶代替。

  ●吃新鲜水果,摒弃果汁 。少吃甜食,减少饼干、冰激凌、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在加工过程添加糖的包装食品的摄入频率。

  ●购买包装食品时查看配料表 ,如果有蔗糖、白砂糖、麦芽糖、果葡糖浆、浓缩果汁、葡萄糖等,就表明添加了糖,应当少吃。

  ●家庭制作食品 时,少放或者不放糖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2]侯琳琳,张雪松,王国栋,王竹.超市常见含糖预包装食品中糖含量分析[J].卫生研究,2017,46(03):416-422+428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