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规体检中,血糖检查项多为空腹进行,而餐后血糖检测缺失,造成许多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隐形患者”错过确诊时机,增加了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等疾病的风险。
在常规体检中,血糖检查项多为空腹进行,而餐后血糖检测缺失,造成许多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隐形患者”错过确诊时机,增加了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等疾病的风险。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在我国成人中的患病率已达11.6%,但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仅有30.1%的人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在知晓自己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正在接受治疗的只有25.8%,在治疗的人当中,血糖达标的人群仅有39.7%。
专家指出,从目前国内糖代谢异常人群的血糖谱看,我国患者的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但因目前的常规健康体检只检查空腹血糖,无法对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人群及时诊断,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相比,仅检测空腹血糖,“可能会造成50%的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人群被漏诊。”
怎样来弥补这一缺失呢?慢病管理专家认为当下“互联网+”是最佳机会,能为糖尿病管理模式创新提供更好的平台,将传统的糖尿病科普知识融入互联网技术中,通过一些健康管理项目、在线疾病风险自测等手段,让公众及糖尿病高危人群及时、准确地获得疾病管理知识。
怎样才能避免糖尿病漏诊呢?东南大学医学院教授孙子林指出,餐后2小时血糖值为7.8mmol/L为正常值,一旦检测值超过此标准,即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
“为了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应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及加强运动或药物的治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健康教育与管理学组组长郭晓蕙称,餐后血糖与糖尿患者心血管并发、疾病发病的关系目前已做了许多研究,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轻微的升高,“也会和心血管发病和死亡有着明确相关的关系,所以需要关注餐后血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