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血压管控,从清晨开始 下一篇: 丙肝,真的等不起吗?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医学前沿
慢性病认识的五大误区
2015-02-04
来源:鲁中晨报
14594
3
都有哪些误区啊?慢性病不是老年病?也不是富贵病?因为慢性病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病种,所以有人可能会熟视无睹,丝毫没有意识到慢性病的危害程度。本文就人们意识的“死角”来揭开有关慢性病的认识误区。

  

       误区1

       慢性病是老年病吗?不是。
       慢性病是老年病,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世界卫生组织对慢性病的调查表明,几乎半数以上的慢性病死亡过早地发生在70岁以下人群,慢性病死亡总数的1/4发生在60岁以下人群。另外,全球现在大约有2200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和肥胖,而超重和肥胖则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说明慢性病危害着所有年龄段人群;而且,预防控制慢性病要从出生甚至胚胎时期就开始,而不是等到年老了才采取措施。
       误区2
       慢性病是富贵病吗?不是。
        实情况是,无论贫困的人还是富贵的人,只要日常生活中不遵循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都有可能引发慢性病。而且,研究表明,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医疗卫生条件的制约,某些条件下贫困的人比富贵的人更有可能患慢性病,并因此而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
       误区3
       慢性病是天生的疾病吗?不是。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慢性病的病因遗传因素仅占10%左右,而生活、行为方式占比高达60%以上。因此,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地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误区4
       慢性病无法预防吗?不是。
       由于慢性病的发病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而且开始症状并不明显,等到有明显症状时病情已较重,如各种癌症。研究证明,只要预防有力,80%的心脏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和40%以上的癌症都是可以避免的。
       误区5
       慢性病的预防控制费用太高?不是。
       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的费用太高,这往往是因为人们患慢性病后治疗费用较高带来的错误认识。实际上,如同所有疾病一样,慢性病预防的效果要远远高于治疗,预防的费用只不过是治疗的1/3,而且在某些慢性病防制上,这一比例还更低。另外生活方式健康的人,所需的预防费用就更低。
maomao
       各年龄段主要死因
       每年做体检,有效预防慢性病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死亡谱有其不同的特点。”淄博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每个年龄段都有其高发疾病,提前做好预防,能够有效保证居民健康。
      围产期疾病和先天异常是0岁组人群的主要死因。围产期,是指怀孕28周到产后一周这一分娩前后的重要时期。针对该年龄段的主要死亡原因,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并做好常见先天性疾病的孕期早期筛查,孕妇在产前首先应当从怀孕16周起做好围产保健,围产保健的内容包括体重、血压、宫高、腹围、胎位、入盆情况、乳房以及胎儿胎心等多项。同时,还应根据孕周进行彩超、唐氏综合征筛查、糖筛、传染病、血常规等检查。
       1-14岁
       伤害是1-14岁人群的主要死因。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中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因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快速增加。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刻不容缓。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些家长(监护人)忙着工作而疏于对儿童的照顾、农村公路和河塘管理不到位,健康教育不普及、抢救系统不健全、居室布局或物品放置使用、管理不合理等。因此儿童的监护人应积极做好儿童伤害的预防工作,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购买儿童物品时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选择,并学会常见伤害的救治方法。
       15-64岁

       15-64岁组人群的主要死因是伤害、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的影响,应根据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特点积极做好预防工作,要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易导致慢性病的发生。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特别是绿色蔬菜类)。

       要防止病从口入,要做到不酗酒,饮酒要适量,要绝对戒烟。每年主动做一次身体检查,有慢性病家族史的人应加强相应疾病的健康查体。鉴于该年龄段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健康体检时应加强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检查,健康人群每年查体一次,有慢性病家族史的人群最好一年检查两次,有条件的人群可进行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筛查,早发现、早预防。

       >65岁

       65岁及以上人群的主要死因是心血管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逐渐丧失其原有机能,导致动脉僵硬度增加、脉搏波传播速率增加,体内血管逐渐老化。

       该年龄段人群除做好恶性肿瘤的预防外,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每年的秋冬季节及季节变换时候,气温变化剧烈,中老年人,特别是高龄人士猝死街道、公厕、公交的事件都会频频发生。很多中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容易引发心肌梗塞,这是导致中老年人猝死的重要原因。

       为防止发生意外,中老年人应经常检查身体,除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外,有冠心病的病人还应该预防性地用药,以避免心肌梗塞等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脑卒中多数在家中发病,经常在患者过于用力、激动或活动中发病,也有人早晨醒来手脚不能动或不能说话,有的还表现为突发头昏、头痛,伴有呕吐、意识不清甚至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一旦身边有人怀疑是脑卒中的症状,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送医院,千万不要摇晃患者,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