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接招·糖尿病防治】饭后血糖高,试试这四招 下一篇: 王陇德:平时少锻炼易发慢性病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健康生活
胖哥、胖姐,专家说肥胖症平均少活6至7年
2015-05-28
来源:四川日报
15353
3
我国国民体重超重人群达2亿,肥胖人群超过9000万,因超重和肥胖引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骨质疏松、不孕不育等疾病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

  

  2015年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是十大慢性病之一,国际肥胖症研究协会报告显示,全球超重者近10亿,肥胖症患者4.75亿,每年至少有260万人死于肥胖及其相关疾病。我国情况也不容乐观:体重超重人群达2亿,肥胖人群超过9000万,因超重和肥胖引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骨质疏松、不孕不育等疾病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

  如何正确认识肥胖?如何科学地减肥?

  肥胖确实是病

  “简单说,肥胖的起因就是吃太多,消耗太少。” 成都市三医院胃肠外科博士刘雁军告说,肥胖与遗传、环境、某些生理或心理疾病等因素有关,但即便没有家族肥胖史,也不代表不会长胖。多进食、加餐和吃夜宵等不良饮食习惯,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而软饮料、快餐、零食、油腻食品等摄入过多的不健康饮食结构,加上体力活动减少,都是肥胖的高危因素。另外,某些病理性因素,如先天遗传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库欣综合征和某些药物也会引起肥胖。

  那么,“肥胖是病吗?”人们常有这样的疑问。刘雁军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说,2013年美国医学会通过了一项提案,认为肥胖是一种涉及多种病理生理学因素的疾病状态,肥胖症能导致多种生理和心理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卒中、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炎、脂肪肝、肿瘤、月经紊乱等,“肥胖症使预期寿命平均减少6-7年。”

  没有一劳永逸的减肥方法

  既然肥胖是病,那该如何正确减肥?

  对此,刘雁军表示,肥胖是长期综合因素的结果,因此减肥也必须是对以前综合因素的矫正,需要终生干预。即便是手术减肥成功,也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长期体重监控和干预。

  既然大多数肥胖是吃出来的,那就需要在饮食上进行科学的安排。

  具体来说,要明确每天摄入食物中的热量值,在现有摄入值基础上,减少500大卡(kcal)热量摄入;或坚持低热量饮食,女性每天热量1000-1200大卡,男性每天1200-1600大卡。

  此外,饮食方面还有几个小窍门:选择多种类食物,不可绝食或禁食某一类食物;以每日三餐为主,平均分配,不可偏重某一餐;改变进餐方式,比如可以先喝汤再吃菜等;每餐定量,不要在吃饭中看书、看手机、看电视等;烹调方式尽量选择炖、蒸、煮等少加油的烹调方式,避免油炸、油煎、爆炒等;禁食高热量食品如快餐、煎炸食品、糖果奶油等;尽量少吃富含油脂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腰果、松子、核桃等。

  减肥手术死亡风险并不高

  严重肥胖的患者常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威胁生命的疾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吗?手术中死亡风险高不高?答案是,对于严重肥胖症患者,减肥手术所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其可能的风险。

  美国肥胖代谢手术学会对近6万例接受减肥手术治疗的患者的分析显示,减肥手术死亡风险平均为0.13%,低于常见诸如胆结石、髋关节置换手术等。

  同时,大量研究显示严重肥胖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以后的死亡风险,显著低于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目前的数据还显示,手术能让肥胖相关的死亡风险减少89%,同时显著减少由于疾病导致的肥胖患者死亡风险,比如手术治疗后的患者的肿瘤死亡风险下降了60%,糖尿病相关的死亡风险下降90%。

maomao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