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吃鱼油好吗?吃鱼油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吗?医生告诉你实情 下一篇: 生气气出3厘米的结节,肝郁脾虚是主要原因...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健康生活
人到中年|慢性病接踵而来防不胜防,如何清血管保心脏?请看此文
2021-04-01
来源:张垒医生
11170
0
老百姓常讲中年发福,其实我对“中年”的理解就是青年到老年的桥梁,是一个过渡期。普遍来讲,青年阶段身体素质是一生中最好的时期,精力好、吃得下、睡得香

  

老百姓常讲中年发福,其实我对“中年”的理解就是青年到老年的桥梁,是一个过渡期。普遍来讲,青年阶段身体素质是一生中最好的时期,精力好、吃得下、睡得香,基本无需去医院。而结婚后有了家庭,人也慢慢的变得油腻起来,很多事情做起了感觉就力不从心了,自己也渐渐学会了“服老”。与此同时,健康体检报告一出来,脂肪肝、高尿酸、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等等问题接踵而来,如果这时仍不重视,将埋下伏笔,等到中年末期或者步入老年阶段就要长期与“吃药”打交道了,那该如何做好清血管、保心脏的工作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如何理解“清血管、保心脏”?

何为清血管?其实就是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做预防;何为保心脏,其实就是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做治疗。这是我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故而对相关的临床专业知识进行一个通俗化解释。因为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正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成为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所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就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说到底我们就是要针对这些高危因素进行积极的临床干预(如生活、饮食方式的调整、药物的治疗等)。

188.jpg

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谈起原发性高血压,我可以用我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大家,多数人并不是因为头晕、头痛等症状去医院就诊而诊断的。很大可能是某次偶尔在哪个诊所、药店或者体检或者因某些病住院时才发现血压升高的。正是因为高血压的这一特点,所以在我国仍有不少是已经患有高血压但本人仍不知情的或者在轻度高血压(如高血压1级.、2级)时因为身体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而拒绝服药、拒绝治疗者。

那么在早期甚至中期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发现有高血压那到底要不要治疗呢?答案是必然的。因为长期的高血压状态非常容易损伤血管的内壁,从专业上解释就是引起动脉血管内皮系统的损害。注意了,高血压与血管功能还是相互影响的,因为高血压首先会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而血管壁的这种损伤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增高血压并带来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

通俗的讲,我们的血管是运送血液的管道,为了把血液运送到全身,这就需要一定的压力,这就是血压,血管是有弹性的,能够适应血液的压力。当各种因素(如老化、动脉硬化等)引起血管弹性变差或管腔变窄时,血管壁就会变硬。当心脏还像往常一样泵出血液时,变硬的血管就无法缓冲血液的压力,导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有导致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变大,血管内壁长期承受高压血流的冲击。加上另外一些更复杂的因素影响,血管壁还将进一步受损。

小结:动脉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硬化,这谁也无法逃避。但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粥样硬化的速度将大大增快。我们人体哪哪都有动脉,如果发生在肾动脉我们就叫肾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发生在主动脉我们就叫主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发生在脑动脉我们就叫脑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发生在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上我们就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时候该来的症状就来了,因为你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随着动脉管腔的变窄,就势必影响到心脏发挥它的“泵”功能。所以胸闷、胸痛、心悸、气急、心慌等等都可能接踵而来。

高血糖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糖尿病就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而引起的。成人糖尿病患者中绝大部分为2型,少数为1型,其它类型糖尿病所占比例更少。根据相关的科研数据显示,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几乎都有血管受累,所以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重中之重就是“保护好血管”。据统计,约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血管病变,8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血管病变。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血管就像是一根藤,而人体众多的脏器如眼睛、心脏、大脑、肾脏等就是这根藤上的瓜。而糖尿病病人的血管,毫不夸张的说里面流淌着的就是“糖水”也是“毒水”。为什么我要把它说的这么坏呢?因为它会使得我们的血管变硬、变脆、受到压力极易破裂出血;会使得我们的血管壁有附着物,形成血栓,然后不断堆积、堵塞血管,血流受阻;会使得我们的血液变得黏稠、流速变慢、流量变小,血压升高。

而这一切损伤都在潜移默化的进行着,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就在等待某一刻爆发,而病人此时如果没去检查可能还全然不知。当动脉粥样硬化到一定程度后,在视网膜上,病人视力愈发模糊,直至双目失明;在肾脏上,肾小球硬化到一定程度,出现蛋白尿,肌酐开始升高,直至尿毒症,在脑及脑血管上,出现脑供血不足,直至脑血栓形成;在心脏及冠脉循环上,出现心慌、胸闷、气急心绞痛,直至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

高血脂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近年国家卫健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也显示,18岁以上居民高脂血症中患病率为18.6%,全国患者总人数达1.6亿。前几日我也曾专门对我院今年健康管理中心接受的体检的患者的血脂一栏进行年龄方面的数据统计分析,的确是愈发趋于年轻化。请注意,血脂成分中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最为密切的主要还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

血脂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也是我们时刻需要关注的指标。我们正常人血管内膜是光滑流畅的,血脂增高会在血管内膜下逐渐沉积呈黄色粥样斑块,久之破溃、出血、管腔变窄、血流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血脂增高,血脂在动脉内膜沉积可造成血管硬化,使血管壁弹性减弱,血压升高。当血脂增高时血粘度就增高,使血流阻力增加,血压升高。所以高血脂对心、血管系统也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针对三高等因素引发的心、血管问题,当如何清血管保心脏?

很多人没有医学基础,看到这可能会有些迷糊,其实大家只要回去反复读几遍,理顺了其中的逻辑关系,明白了发病机制,也就一通百通了。当大家明白怎么一回事,再来谈清血管、保心脏就简单过了。针对高血压,咱们坚持在“小剂量、个体化、联合用药、优先选用长效制剂”的原则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即按照现行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目标值应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肾病及既往有心肌梗死或卒中病史,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年龄≥65岁的老年人将收缩压控制在150mmhg以下即可。

针对糖尿病,不论你是选择药物治疗还是胰岛素治疗还是运动、生活、饮食方式的调整,建议最终空腹血糖维持在4.4-7mmol/l,非空腹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如果合并有肥胖者,则将BMI(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针对高血脂问题,同样不论是饮食生活方式调整还是结合药物治疗,建议甘油三酯<1.7mmol/l;总胆固醇<4.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1mmol/l、女性>1.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话如果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则<1.8mmol/l;没有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则<2.6mmol/l才是正解。《相关数据来源: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注意,在饮食方面,一定要遵从低盐低脂。如果是糖尿病患者,还得加上低糖、少量多餐的原则。多吃蔬菜瓜果,少吃或者不吃油腻、炸、煎、烤的食物。营养方面优先选择如瘦肉、鱼、虾、鸡蛋等优质蛋白。在食物烹制上,食盐<6g/天,向清淡看齐。对于爱好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一定要予以纠正。平时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勤锻炼身体,俗话说的好,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五十年,幸福快乐一辈子。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综合方方面面,远离三高,才是清血管、保心脏的正确之道。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