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大病没有,小病缠身。
换季的时候容易感冒,时常感到乏力等等。
到医院检查,医生通常告诉你
无需紧张,只是免疫力下降导致的症状
又该如何增强呢?
什么是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 如果免疫力低下或是超常,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感染; 免疫力超常,容易发生过敏。 免疫力下降的表现 1、经常疲劳 工作经常提不起劲,稍做一点事就就感到累了,去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病变,休息一段时间后精力又缓解,可这样持续不了几天,疲劳感又出现了。 2、感冒不断 天气稍变冷、变凉,感冒成了家常便饭,而且要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才好,这就说明免疫力有所下降。 3、伤口容易感染 身体哪个部位不小心被划伤,伤口处红肿、甚至流脓,正常人两三天就可以好,而免疫力低下的人却要很长时间。 4、肠胃娇气 一群人外出聚餐,大家吃嘛嘛香,你却上吐下泻,说明肠胃自我保护功能存在问题。 5、易受传染的攻击 身边的人感冒,自己也会躺枪,如此形成“规律”的话,证明免疫力存在问题。 影响免疫力的因素 人体免疫系统非常复杂,受很多因素影响。 运动不足导致体力下降,进而造成免疫力下降。 患有恶性肿瘤,或长期使用了大量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如何科学提升免疫力? 我们时时刻刻都处在数以万计的各种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包围下,可以说它们“无处不在、无时没有”。要让入侵者无机可乘,就要每天都保持强大的免疫力。 与免疫力关系最紧密的白细胞,至少需要2-3周更新。因此,免疫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坚持的。 到底要怎样做才能科学地提升免疫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