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水肿是生理性的,有些水肿却可能是疾病的预警信号!
心源性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的低垂部位,比如站着的时候双下肢、足踝部肿了;躺下的时候,则以骶骨部和臀部明显。心功能严重受损时,水肿可发展至上肢、胸部、面部,用手指按压骨骼突出处可留下凹陷。如果发现下肢对称性出现水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平时休息的时候,建议坐位或半坐位,抬高水肿下肢,以保证静脉血液回流。早晨起床照镜子发现“肿眼泡”,如果前一天晚上没有喝太多水,就要警惕肾脏是否出了问题。肾源性水肿多为凹陷性水肿,持续按压水肿处5~6秒,然后松开,如果在松开后10秒内未恢复原有状态,就是凹陷性浮肿了。甲状腺异常导致的水肿,多为非凹陷性,不易按出明显的凹陷,甲状腺功能低下时,患者常表现颜面、手足水肿,皮肤呈苍白色;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患者可出现眼睑、眼窝周围组织肿胀,眼球突出。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常伴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发生速度较慢,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出现双下肢等低垂部位的水肿,逐渐蔓延至全身。眼眶周围水肿是皮肌炎的典型表现,也可出现在四肢,多伴有荨麻疹、多形性或结节性红斑。原发性淋巴性水肿原因不明,可发生在一侧下肢或其他部位,伴有皮肤表面粗糙、色素沉着。继发性淋巴水肿多为肿瘤、手术、感染等造成淋巴管受压或阻塞而引起。特发性水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水肿,明显受体位及昼夜波动影响,晨起时仅表现在眼睑、面部、两手轻微水肿,傍晚水肿移行到身体下半部。这种水肿主要发生于女性,尤其是中年人。妊娠后半期孕妇,常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休息后减轻,多属生理性;休息后不消退且日趋严重者,应考虑病理性。服用药物引起的水肿,也比较常见,比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睾酮、雌激素、胰岛素等,特点是在用药后发生,停药后消失。如果水肿不严重,可遵医嘱加用小剂量利尿剂;如果长时间水肿,或加利尿剂后不能有效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换药。
出现水肿后,首先应排除是不是疾病引起的。如果不是疾病原因,可以试试这些“消肿方”。对付久坐久站、不运动引起的“肿”,可适度补充高钾、利尿和含碘的食物。高钾食物包括香菇、菠菜、西兰花、香蕉、番茄、苹果等,利尿食物包括冬瓜、黄瓜、西瓜等,含碘食物包括海带、虾等。
久站的人,在工作间隙多抬高双腿,让下肢血液充分回流,必要时可以穿医用弹力袜。建议久坐的上班族每40~50分钟可以稍微站起来活动一下,比如上厕所、接杯水等。运动也是去水肿的好方式,对于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快走最为方便。但要注意,速度要比平时走路快,并且在3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锻炼目的。另外,如果当天走了特别久的路,如逛街、远足后,晚上再泡泡澡,消肿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