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防控形势严峻,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健康中国行系列活动,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慢病防控工作中,促使人们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一个有效手段。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大数据”产业迎来大发展时代,也为推动慢性病防控工作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在本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风险评估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明就2015年5月—2016年4月的慢病大数据进行详细的解析。
总体来讲,公众的信息阅读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最高月份达到2亿次阅读。2015年5月—2016 年4月中比较典型的波动为今年2月,即春节期间。
癌症的阅读量最高,达到4 433 202 096次,其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慢阻肺的阅读情况同样存在波动(2月),波动时间与整体波动时间相吻合。这显示,从健康信息的角度来看,公众的阅读情况受到社会习惯的影响。此外,慢阻肺的关注阅读走势图显示,11月到3月公众对慢阻肺的关注度较高,这可能和慢阻肺的发作或季节性的影响有关。
哮喘情况与慢阻肺相似。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季节性波动较小,月阅读上升量差距较小。但在春节的时候,阅读情况仍受到一定影响。
癌症的季节性波动同样较小,其原因与癌症的特点有关,但整体阅读量水平较高,其原因可能与癌症的整体发病情况或者公众紧张度/重视度有关。
对5种常见慢性病阅读量前100名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显示,46%为养生,其次为预警(27%)、病例(14%)、其他(8%)、治疗(5%)。
发布者主要为自媒体(46%)及新闻媒体(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