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是一个产业或一个企业面对实情所做出的应对。眼下,大热的互联网+状态,让好多产业、好多企业都根据政策、行业动向做出了调整,医疗行业也不例外,特别是与互联网沾亲带故的移动医疗产业。
在我国,“看病难”一直是困扰老百姓的一个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也是咱们国家深化医改的主要目的,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等改革的驱动,目标都是一致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让患者获得更多的“体验感”。
日前,在京举行的“拥抱变化·新政策下移动医疗如何发展”论坛上,传太医发布消息称,为更好地促进医生服务患者,提高医生工作效率的同时,而又不能让医生受累,其在2016年将投入5000万元建设2000个虚拟医生工作室,打造出目前国内领先的临床协作支持系统。
这个动作,对传太医来说,就是一次转型。因为自卫计委出台全面清理医生与商业公司合作的政策后,对与医生存在挂号、加号合作的移动商业企业产生较大影响,传太医也不例外。
“所以,我们要做出调整,把经营思路往健康管理和保险计划上扭转”传太医创始人苑光波说,工作室的系统包含诊后随诊、患者教育、健康预警、健康管理、远程协作等智能,从处理患者咨询上升到全面的患者管理,贯穿诊前诊中诊后,从被动的传递咨询信息变为治疗过程节点主动的沟通患者,“工作室的启动,将让数千名临床医生受益,在保险业务上,今年将计划获取10万名保户加入传太医健康险项目中。”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运转工作室,传太医计划与20家大型公立三甲医院及30家优质民营医院签订合约,在20个具有科研价值和医疗负担重的单病种上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