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提出—— 着力推进疾控体制机制改革 下一篇: 慢性非传染病也“传染”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资讯 > 热点
英国居民,不建档就看不了病(健康管理大观·传播最新健康管理 纵览经典管理模式)
2017-02-28
来源:人民网
14286
3
 在英国,公立医疗系统对当地人来说,很大程度上是维系一生健康的重要保障。从看病问诊到取药复查,患者只需遵照医嘱和医院的时间安排即可,因为医院可以从长期保存的个人健康系统中查到患者的健康状态,给出客观分析。因此在英国,想要享受上述医疗服务,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是第一步。

  

  在英国,公立医疗系统对当地人来说,很大程度上是维系一生健康的重要保障。从看病问诊到取药复查,患者只需遵照医嘱和医院的时间安排即可,因为医院可以从长期保存的个人健康系统中查到患者的健康状态,给出客观分析。因此在英国,想要享受上述医疗服务,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是第一步。否则,就算是再紧急的医疗问题,医院也不会解决。

  英国人建立健康档案很方便,从孕妇怀孕登记的那一刻,医院就开始以妈妈的姓氏为宝宝登记了,从受孕时间到胎动情况,所有的细节都会列在个人的公立医疗系统中。这些记录将跟随孩子的一生,没有人可以擅自更改。对于外来移民,到英国后的3个月内,就会有当地社区医院、学校或雇佣机构通知其前往当地医院或社区医生那里注册登记,为自己建立一份健康档案,获得一个公立医疗系统号码。移民需要带上一份最近3个月内在英国的居住证明,可以是学校开具的住房合同、租赁房屋的合约、水电煤气账单或个人工资单等。

  这份档案关系着申请人未来能否顺利在英国接受医疗服务,因为无论在英国的哪一所医院就诊,院方都会通过输入个人医疗系统号码,了解病患的背景。因此,除了姓氏、性别、年龄以及何时来到英国等信息之外,申请人还需要明确自己是否有长期服药的历史,家族是否有遗传病史,在来英国前十年,是否接受过严重病情导致的手术或长期住院,是否有自愿捐赠器官、无偿献血等信息。

  按照惯例,申请人可以遵照自己的意愿来填写上述信息,但接纳申请的医生会逐项核实并提出疑问。比如,医生可以质疑申请人有长期吸烟史,为何却没有接受过任何心肺疾病的治疗,或服用药物;申请人承认有心脏病家族史,自己却没有任何问题,医院对此会表示质疑,并安排他做检查。表格填好后,申请人会拿到一个测尿管,因为英国规定每个25岁以下的人都应做一个衣原体测试。申请人可以选择不做,但需要自行承担今后因此造成的风险。

  如果一切顺利,申请人可在两周内获得自己的公立医疗系统账户信息,今后无论是前往综合医院还是社区医生那里,只需提供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就可以接收治疗了。如果搬家,需要及时联系医院更改信息。

  目前,英国平均每个社区诊所管理7000名居民,健康档案既是重要的服务载体,也是不可缺少的健康管理工具。居民的健康档案完全由医院、诊所来维护,每去诊所看一次病,所形成的重要健康信息都将存入个人健康档案里。

  一般来说,居民转诊需社区医生开具转诊信,才能到大型综合医院看专科医生或做检查。在转诊信中,社区医生会将居民健康档案的摘要信息写在里面,比如过敏史、用药情况等,供专科医生参考。医院接诊后,需要将病人的处置信息再转到全科诊所,转诊信息也将加入健康档案中。

  虽然社区医生不会主动上门找病人,但如果发现社区里有长期不到诊所看病的,他们就会抽出时间来为他们做检查和咨询,以便对居民健康状况作出评估并记录在档案里。记者走访的伦敦一家普通社区医院里,注册居民1.2万人,聘用了4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信息管理,还有2人负责转诊、新注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每位居民的健康档案都很完整,记录了从出生到死亡几乎所有的健康诊疗记录,充分体现了连续性健康管理理念。居民死亡后,健康档案将交由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由他们保存一定年限后再处理。▲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