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2015年“圆梦女孩志愿行动吕梁行”出发仪式在京举行 下一篇: 2015年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在武汉举行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资讯 > 热点
2015,全程防治慢病新时代的开始
2015-07-15
来源:中国慢病管理网
15474
3
国家层面,慢病综合防治战略被列入“卫生计生十三五规划”里。考虑到慢性病防治的长期性特点,所以将规划制定周期由5年扩延至10年,即2016年至2025年,总目标与世卫组织提出的2025年全球慢性病控制目标挂钩。

  

    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应对快速上升的慢性病多发势头,需要我们团结所有防控力量。

  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百姓的健康,为了亲友和自己的健康,目的是要把慢性病赶出咱们的亲友圈!

  2015年6月9日,带着我们的共同目标,带着“健康是福”的祈愿,我们共同召开了第六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召集2000多位防治慢性病战线有志之士,传达慢病防治政策方针,激荡慢病管理思路,分享慢病管理精彩案例,回味慢病防治之路,展望慢病管理方向,继续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应对慢病,我们在行动”精神!

  2015年,是国家深化医改关键之年,也是慢病防治“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和“慢病防治工作10年规划”的制定之年。

  国家层面,慢病综合防治战略被列入“卫生计生十三五规划”里。考虑到慢性病防治的长期性特点,所以将规划制定周期由5年扩延至10年,即2016年至2025年,总目标与世卫组织提出的2025年全球慢性病控制目标挂钩。

  诚然,新规划的立足点还是“防”字,即要实现“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目标,就必须以坚持综合防控策略,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以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管理为突破口,围绕探索建立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模式而展开,并加于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来做保障,比如国家癌症防治行动计划、慢病监测信息系统建设等。

  要深化医改,与群众看病难无不关系。数据显示,造成城市大医院看病难与大量慢病患者参与就诊有一定关系。若能科学地实施慢病管理,解决这一难题不是不可能的。

  慢病防治全程模式分为贯穿疾病全程流程的管理和贯穿出生至死亡的生命全周期管理,高效地融入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制度,目前已在部分社区医疗机构展开,对一定数额的慢性病患者采取疾病全程动态监测,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肌梗死、肿瘤等慢性病的动态综合监测及患者全程系统管理、高危人群监测及防治干预等,通过实行专科医生定期到社区医疗点做医疗指导和日常社区医生对疾病监测相结合的模式,每月评估辖区患者病情和制定干预措施,实现慢性病防治目标,保卫居民的身心健康。

  患上慢性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慢病累积后果带来的并发症。全程模式防治慢病的工作方法可以解决慢友后患,其的实施,标志着一个崭新的防治慢性病模式已然盛行,一个全程防治慢病的全新时代的开始!

  新时代需要全民行动,培养慢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生活方式素养,来共同应对慢病。当然,也需要诸如中国慢病管理大会这样的平台,把各种防控力量紧密地联合在一起。

  第六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汇集了慢病领域的领军人物及众多基层医疗骨干、精英,搭建出慢病领域经验分享、技术推广、学术传播的专业平台,打造出共同商讨慢病管理新模式学术空间和分享新实践、新技术、新手段的学习机会。

  与会领导、专家一致认为,重大疾病防治战略的调整、制定,提高基本公卫服务水平,全力推进疾病防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工作方法,必须反映到慢病防治中长期规划中去:

  目前看来,“十二五规划”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借鉴到这一轮规划制定中,使新规划紧贴国家深化医改步伐,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慢性病负担持续上升的严峻挑战。

  汇聚慢病防控的智慧与力量,我们在行动!

maomao  

       附相关报道:

  沈阳启动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模式

  慢性病正在成为沈阳市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沈阳市民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6月15日,从沈阳市卫计委了解到,沈阳建立慢性病防治工作网络,启动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模式。此外,将逐步建立一体化的居民慢性病管理健康档案信息化平台,建成后将有效地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筛查管理模式

  为实现慢病防治目标,保障全市人民健康,沈阳市建立了慢性病防治工作网络,积极推广社区慢性病防治综合管理,各区县(市)逐步建立了规范有效的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组建了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防保人员组成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团队,为居民提供健康监测、评估、咨询和指导,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对高血压、糖尿病进行筛查,并实行分级管理。

  沈阳市还先后成立了“心脑血管防治工作指导组”、“肿瘤防治工作指导组”、“糖尿病防治工作指导组”等多个重点常见高发慢性疾病防治工作指导组,负责制定全市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指导、督促、检查全市慢性病防治工作;并负责指导县区逐步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网络体系。

  建立慢性病管理健康档案信息化平台

  沈阳市将逐步建立一体化的居民慢性病管理健康档案信息化平台,将综合医疗机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和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连接,逐步实现慢性病患者的诊疗、健康档案等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体系,以健康档案为中心,集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于一体。建成后将能有效地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为居民和医疗工作者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为实时的健康监测、动态跟踪、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健康全过程管理提供信息化保障。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