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5日,在医生对受众做了一项测试之后,由国家卫计委和中国记协联合发起、惠氏制药支持的骨质疏松防治项目正式宣布在京启动。
吴良有
国家卫计委疾控局慢病处处长吴良有介绍,此项目系今年“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主题之一,该计划每年都会选择一种慢性病来展开防控宣传。
夏维波
测试题在现场近百位与会者中展开,总共有10道题,其中有“您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吗?”、“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三厘米?”、“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等,如果有,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夏维波告诉您,需要做个骨密度测试了,因为骨质疏松这个“沉默杀手”有可能已经靠近您,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而随着人体骨质的逐步流失才出现症状,“这时已近晚期,全身会出现关节痛疼,若稍有不慎受到磕碰就会摔成骨折。”
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也导致骨质疏松成为中国严重的公卫问题之一。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白皮书》显示,截至2009年,我国至少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另有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5.7%,“这一比例,随着老龄人口的增长,还将持续增长。”
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往往以为骨质疏松是“小病”,其实不然,且在人不知不觉中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白岩松
央视著名主持人、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在做主题演讲时,就对外婆的离世怀有内疚和遗憾,称如果两年前自己具备骨质疏松的防治素养,及早发现外婆患有骨质疏松症,就不会让外婆摔倒导致髋骨骨折的事情发生,也不会让外婆这么早就离开了他们。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全球每3秒钟就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1/3女性和1/5男性会在50岁后遭遇一次骨折,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骨折后的6个月内死亡。
王临虹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也是老年人致死、致残最常见的原因”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常务副主任王临虹说,包括社会成本和康复费用在内,骨质疏松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为每年1080亿元,为了应对这一症状带来的严峻挑战,国家目前已制定三级预防政策,具体为:
王临虹指出,关注骨质疏松症,要为健康加“骨”劲,就必须要做到三点:一是预防比治疗更要重视;二是从任何时候起都不为早;三是从任何时候起都不算迟,“预防骨质疏松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中青年人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注意对钙营养的汲取。”
对于钙营养的获取,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夏维波称,除了均衡营养膳食外,正确的补充钙制剂也可弥补缺钙问题,在钙含量600毫克左右,添加维生素D3的钙制剂也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另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多晒太阳,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也是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的有效方法。”
健骨操表演
当天,启动会还现场发布了“骨动中国”健骨操,并将通过创意大赛等途径向全国推广。据介绍,这套健身操由国内权威运动专家编订,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并降低摔倒发生骨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