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为“癌症防控目标,实现并不遥远”。每年的不同主题,均奔着《世界抗癌宣言》提出的2025年实现目标而去,即:
● 加强各国癌症防控体系建设,确保全面有效、以病人为中心的终身癌症防控政策得以顺利推进。
●全球范围内显著减少癌症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不健康饮食、过度饮酒,缺乏体育锻炼和其他已知的致癌因素。
●将具有致癌性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纳入全球疫苗接种计划。
●消除人们对癌症的错误认知,消除癌症的耻辱感和误解。
●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项目得以普遍推广,公众和医务人员对于癌症早期预警的认识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 癌症患者能获得及时准确的诊断、多种模式的优质治疗、康复保健、支持和姑息治疗,包括获得必要的药物和医疗技术服务。
● 有效的癌痛控制和心理支持服务将得到广泛实现。
●让癌症防控各领域的医务人员获得更多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特别是针对中低收入国家。
慢性病专家指出,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掌握科学的防癌常识,实现癌症防控目标并不遥远。
致癌 “三大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大约有1400万人被诊断出癌症,大约820万人因病发癌症死亡。在未来20年新型癌症病例将增多70%,如果没有稳定可靠的治疗措施,每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将从820万人升高至1300万人。
慢性病专家认为,癌症发病率持续升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全球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老龄人口急剧增长;其二,与致癌性相关的行为活动明显增加。
数据显示,吸烟是排名第一的致癌杀手。约20%的癌症死亡都与“吸烟”密切相关。吸烟量越多,烟龄越长、越早,癌症的发病几率越高。有八成肺癌是由于长期吸烟引起,除了与肺癌关系最为密切外,胰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口腔癌、舌癌、喉癌、膀胱癌、肾癌及宫颈癌等十余类肿瘤都与吸烟相关。
主动干预,实现防控并不遥远
尽管癌症高发,人们也不用“谈癌色变”,要科学辩证地看待癌症。慢病专家称,至少1/3的癌症可以通过减少饮酒、健康饮食和加强体育锻炼得到预防。如果减少吸烟,50%的癌症可以预防。
即便罹患肿瘤,如能做到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正规地治疗,三分之一的肿瘤是可以治愈的。
专家特别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掌握科学的防癌常识是保持自身机体“和谐平衡”健康状态三要素,“它们的有机结合,或可使人体防御癌症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