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尿路结石?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病的总称,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根据结石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
本病的形成与环境因素、全身性病变及泌尿系统疾病有密切关系。其典型临床表现可见腰腹绞痛、血尿,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梗阻和感染的症状。
结石它为何会找上你?
影响尿路结石形成的因素非常多,年龄、性别、种族等都会影响结石的形成。
那么,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习惯使得我们容易得结石呢?
(一)久坐不动,喝水少
尿路结石的发病与职业是相关的。
例如飞行员、办公室工作人员等职业,受到工作性质影响,经常坐着,再加上平时饮水少的话,尿液得不到稀释,尿液浓度增高,尿液中结石结晶沉积就容易形成结石。
此外,对于不爱活动的人来说,如果肾脏有小结石或泥沙样结石,由于缺乏运动,这些小结石不容易排出体外,日积月累,也容易慢慢长大。
(二)饮食结构不合理
俗话说“病从口入”,结石疾病亦是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过多地食用含有草酸的食物,如菠菜、豆类、茶叶、葡萄等,容易造成草酸钙结石。
尿酸盐结石患者不宜食用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
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多时,也容易形成草酸钙结石和磷酸钙结石。
另外,汽水类的软性饮料含有较高的糖分和热量,容易加速体内的水分流失,加重肾脏负担。
(三)地理环境和气候差异
尿路结石有明显的地域和气候差异性。
山区、沙漠和热带发病率较高,南方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北方地区。
高温环境也是造成结石的因素之一。
(四)继发性因素
尿路梗阻和感染也是诱发尿路结石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尿路梗阻,有先天性的尿路畸形和老年性的前列腺增生等。
尿路结石患者主要有啥表现?
(1)结石很小时,身体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2)疼痛:表现为钝痛和绞痛。钝痛是较大结石在肾脏内压迫摩擦或引起积水所致;绞痛是较小结石在肾脏及输尿管内移动刺激所致,表现为突然出现剧烈疼痛,如刀割样,结石还可能造成腰背部、侧腹部、腹部、腹股沟部位的剧烈绞痛,尿路结石发起飙痛“死”人。
(3)恶心、呕吐:疼痛剧烈者可出现恶心、呕吐。
(4)血尿:痛后血尿、其出血程度与损伤程度有关。
(5)尿频尿痛:当结石停留在膀胱和尿道中或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尿频、尿痛症状。
5招教你预防它!
(一)改变尿路结石形成环境
根据分析,尿路结石以草酸钙为最多,约占80%。有个别地区,尿酸盐结石也不少。这些结石多在酸性尿液环境中形成。磷酸钙结石(约占9%)则在碱性尿液环境中形成。所以,根据分析结石成分,确定其性质,从而有意识地改变尿液的酸碱环境,对于预防尿路结石的形成及治疗结石病均有着重要意义。
(二)注意营养和膳食
不要大吃大喝。因为常期高蛋白、高糖和高脂肪饮食,会增加形成尿路结石的概率。平时应多吃些粗粮和素食。
如果是草酸盐结石患者,尿道结石治愈以后,为了预防结石复发,应避免吃含草酸较高的食物,如菠菜、香菇、土豆、栗子、浓红茶、咖啡、巧克力、西红柿、草莓、柿子、杨梅等。如果是尿酸盐结石患者,应注意尽量少吃含尿酸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产品、红茶、咖啡、巧克力和花生等。磷酸钙结石的患者,少食含钙较多的食物,如牛乳等。肥胖也是尿路结石容易产生的原因之一,控制体重能有效减少结石的发生。
(三)多饮水
养成饮水习惯。多饮水可增加尿量,稀释尿中的结晶,使其容易排出体外。同时,即使已形成的细小结石,也可及早把它从尿中冲刷出去。有学者指出,最好每天饮水2500毫升以上,维持尿液颜色正常。如果当地的水源含钙量较高的话,更应该注意先软化后再饮用。最好饮用磁化水。
(四)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结石形成的主要局部因素,并直接关系到防治效果。由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造成的尿路感染最易诱发尿路结石,这些细菌能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尿变为碱性,因而尿酸盐易于沉淀而形成结石。同时细菌及其引起的脓块、坏死组织也可作为结石的核心而慢慢形成结石。
(五)治疗可引起尿路结石的原发病
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如甲状旁腺腺瘤、腺癌或发生增生变化)会引起钙磷代谢异常而诱发磷酸钙结石。为此,患者应首先治疗甲状旁腺疾患。
一旦发现家人或自己患有尿路结石,应及早治疗,以防病情不断进展,造成输尿管梗阻、肾脏积水,甚至肾功能受损。
对小于4毫米的结石,多数患者自己可以排出来。对于4毫米以上的结石,可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体外碎石、输尿管硬镜碎石、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等,这些都属于微创治疗,对患者损伤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