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乙肝,我没法选择,但未来的路我要自己选。”
“现在还有药可换,等到再发生耐药,可怎么办呀?”
耐药是乙肝长期治疗中的一大难题 在临床上,这种病例并不少见。 耐药发生的两个主要原因 发生耐药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为两类: 病毒变异:基于“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在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毒药物的强大压力下,乙肝病毒只有发生变异,才得以生存。 变异后的病毒复制能力更强,使得原本敏感的抗病毒药物逐渐失效。 服药不规范:这是患者发生耐药最常见的因素,包括漏服药、随意换药、停药等。 跟病毒变异不同,服药不规范完全是可控的,只要患者做到遵医嘱服药,大几率可以延缓耐药的发生时间。 应对耐药要首选强效低耐药药物 目前临床上针对病毒耐药,存在三种策略,即“预防耐药”、“预测耐药”和“挽救治疗”。 “预防耐药”常用的措施是,让患者在首诊时选择强效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但这些药物价格往往稍高一些。临床研究显示,早期将病毒抑制得越低,出现耐药的可能性越小。 “预测耐药”的策略会受到患者依从性的影响,通过定期复查病毒DNA,医生可以判断耐药的几率,但也不一定百分百准确。 耐药可怕,但也并非无可避免。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要想减少耐药的发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耐药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随着抗病毒药物的推陈出新,患者有了更多低耐药药物可以选择。 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患者的长期目标,不管使用哪种药物,一定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