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分钟,全国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有5人死于癌症。
我国癌症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为60万,按照平均寿命74岁计算,一生患恶性肿瘤的几率高达22%。
山东省青岛市排名前十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直肠癌、结肠癌、胰腺癌、甲状腺癌、膀胱癌。
青岛市人群中,肺癌、肝癌、胃癌死亡稳居前三位次,而其中的肺癌为恶性肿瘤死亡之首。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据青岛市2012年恶性肿瘤登记和死因监测结果显示,全市由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占全部死因的27.44%,已达近三成。
“医学界有这样的说法,死亡的癌症患者中,有1/3是被吓死的,1/3是用药过度病人无法耐受而死,还有1/3才是治疗无效而死。世界卫生组织表示,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根治,1/3的经过治疗可以长期生存。” 青岛市肿瘤防治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市中心医疗集团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市肿瘤防治健康教育基地主任张小涛张小涛介绍说,现在在市民当中有很多对癌症的误解,最常见的误解包括:癌症是绝症,治不好的;治疗癌症要花很多钱,花钱越多效果越好。“其实市民对癌症应该有正确的认知:癌症不是绝症,是一种慢性病;癌症根据发病部位、病理类型、发展阶段分为很多类型,治疗结局各不相同,其中一部分癌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治疗中晚期癌症需要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疗,花费确实不菲,但并不是花钱越多,效果越好,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
健康生活规律是王道
“1/3的肿瘤与各种慢性感染有关、1/3的肿瘤与吸烟有关,仅1%-3%的肿瘤与遗传有关。”张小涛介绍,癌症是慢性不良生活病,除了遗传原因外,生活环境和生活中不良习惯都能导致癌症,而抽烟则是其中重要诱因。
“其实85%以上癌症的发生可以用不良生活方式来解释。”他说,在众多不良习惯中,以抽烟为甚。抽烟时间越长,每天抽得越多,患癌症的风险就越高。此外市民每天都应室内通风,“因为水泥、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有可能释放一些癌症化学诱因,尤其是释放的化学元素氡,致癌性很强。”
“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接种疫苗、平衡心态,这是预防癌症的健康要诀。”张小涛介绍,平时预防要做到以下几点:不吃发霉食物、少吃熏制腌制食物、少吃烧烤和油炸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少吃肉、洗净农药残留、少喝酒、不吸烟、少用塑料制品食物。
防癌体检要找专业医生
“全部肿瘤的50%以上可以治愈(国内专科医院),早期肿瘤治愈率更高。”张小涛表示,癌症的三级预防工作完全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尽可能地将癌细胞“扼杀”在摇篮中。
张小涛介绍,一级预防是病因学预防,说通俗点就是没病防病;二级预防是防微杜渐,有病早发现,以普查为主;三级预防就是确诊后进行临床干预,减少损伤和防止因病死亡。预防要注重两个要点: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致癌因素作用,预防发生;坚持规范查体,尽可能早发现蛛丝马迹,尽早诊断。
“精细防癌查体是诊断早期癌症的重要途径,但防癌体检要由肿瘤专业医生实施。”张小涛说。
问答
问:一滴血查癌症可靠吗?
答: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或可提示肿瘤的性质,但并不是说肿瘤标志物就能确定癌症,只能说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肿瘤标志物CA-125与卵巢癌可能相关,但是,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原因也会造成这个指标异常。也就是说,某个肿瘤标志物指标异常,与患癌不能划等号。因此,真要查癌,除了血液外还需要影像学的检查等手段来进行综合判断。
问:PET是否真能查出癌症?
答:目前岛城多家医院都拥有PET-CT设备。但PET-CT最大的用处不是在于筛查,而是用于肿瘤程度的诊断和分期,比如对一个患者,检查肿瘤是否复发,或有其他部位的转移,此外用昂贵的PET-CT给正常人筛查肿瘤,不仅是资源浪费,而且检查存在一定的辐射,也并非对所有肿瘤都能“一网打尽”。
问:偏方土方有用吗?
答:现在有些癌症患者或家属陷入了一种病急乱投医的状态,不相信正规医院,反而会相信一些偏方、土方,甚至会找所谓的“大神”给祛病。这就形成一种怪现象,就是城里人得了病,反而到农村去“治病”。这些最终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造成终生的遗憾。因此,一旦检查出癌症或者有相关疑问,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