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成都:一患慢病男子元旦饮酒后突发疾病死亡 下一篇: 不能大意:长跑出现“极点” 硬撑可猝死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疾病防治
2014年10大健康新闻
2014-12-30
来源:中国慢病管理网
15287
3
2014年12月26日,由健康时报社、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健康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同时发布“第七届(2014年度)中国十大健康新闻”10大新闻榜单。

  



  2014年12月26日,由健康时报社、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健康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同时发布“第七届(2014年度)中国十大健康新闻”10大新闻榜单,“APEC蓝提振社会治霾信心”位居榜单之首,福喜事件、羊水栓塞事件、埃博拉、冰桶挑战等新闻同时入选。


  主办方介绍,2014年10大健康新闻榜单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凤凰网、搜狐网等全国近100家媒体高管或资深编辑记者参与评选得出。


  1.APEC蓝提振社会治霾信心

  11月,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持续多日的蓝天提振了社会治霾的信心。

  点评:

  本以为是治霾是攻坚克难一场硬战,却因突来的契机配合因超强规举措,让蓝天爽快到来。APEC蓝的横空出世,让我们看到重现蓝天不难,难以为继才心酸。APECK蓝为治理雾霾点亮了更多明灯,也提振了全社会治理雾霾的信心。尽管强硬举措从长远看难以为之,但是铁腕治污的态度、壮士断腕的决心、雷厉风行的作风,在APEC会议后更应持之以恒。

  治霾需要共同努力,不期毕其功于一役,留住“APEC蓝”背后的认真态度、坚定决心和协调机制,意义更为深远。


     2. 卫计委等科学就医项目

  8月,由国家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共同主办年度“科学就医”主题活动。

  点评:

  注定无法回避与医院打交道,那就学好如何就医更便捷高效。科学就医,首度官方推进的就医指南,引导公众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尊重科学、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的社会风尚,让医患更友善,让共享健康的氛围更浓厚,让服务百姓健康的初衷落实的更圆满。


  3..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

  10月,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组织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30位国医大师当选。

  点评:

  中医“国宝”,衣钵传承续辉煌。他们出生在西医强势崛起时代,用执着的坚守,不懈的努力,持续的探索,实现中医药事业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在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时,被授予“国医大师”这样空前高规格的国家级头衔,这是对中医传承的重视,更代表了国家对中医药的认可以及各种紧急抢救举措。


  4. 孕妇羊水栓塞事件

  8月,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一名产妇生产时不幸死亡。媒体报道引发医务人员不满,后经证实是羊水栓塞。

  点评:

  一次意外死亡,引发了一场医患与媒体的“罗生门”。

  纷杂背后,尤当触动角色的反思——媒体报道需多角度还原,涉医新闻需科学客观;医疗调查应拒绝和稀泥式维稳,公众更应少些急促与焦灼,从容面对那些势所必然的“生老病死”。

  构建医患互信,各方都不能缺席。


maomao


      5.上海福喜事件再触食品安全底线

  7月,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被曝使用过期劣质肉而被调查。

  点评:

  福喜劣质肉事件,让本是信誉良好的洋品牌对公众的信赖甩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只有怀揣壮士断腕的决心,净化监管环境,重拳打击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创造良好诚信自律,才会成就更多放心企业,才会让福喜事件仅限于是一场孤例。

  把住入口安全关,任重而道远。


  6. 养生节目广告被广电总局叫停

  9月,国家新广电总局要求,叫停实质为产品营销的养生类节目。

  点评:

  全国省级卫视平均一周内播出的109档养生节目,仅9档达标,让民众养生保健需求变了味。这次电视界的“养生圈”清剿行动,还了广大观众一个洁净、明朗的环境。

  以规章制度“调理”养生节目,把忽悠人的保健广告和伪大师请出局,更是要求媒体守住节目内容的科学性,和舆论引导的公益本分。


      7. 90位政协委员抵制“医暴”

  3月,全国政协医卫界90位委员联名向全国两会递交“紧急提案”,以制止暴力伤医事件。

  点评:

  医患矛盾和暴力伤医是本质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前者可以通过道德人性化解,后者扰乱的却是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损害的是患者及时治疗的权利。

  医疗服务的瑕疵决不能成为医闹、医暴的借口。依法治暴,代表委员们呐喊出的是860医务工作者的心声,希望法制的力量,能守住医生的安全底线和职业尊严。


  8. 修正某厂区GMP证书被收回

  11月,修正柳河厂区原料库部分药材霉变,该厂区GMP证书被收回。

  点评:

  “良心药、放心药”,修正这句广告语屡次被打回原形。不恪守基本的道德底线,不追求品质的自我提升,不敬畏内心的良知坚守,铺天盖地的广告,只是在一步步助推修正离底线越来越远。

  弄丢了GMP的修正,究竟该如何反思?请在“先修正自己,后修正世界”的承诺中先摆正自己的位置。


  9.中国医疗队援非抗击埃博拉

  2月起,我国派出医疗人员走出国门抗击埃博拉。

  点评:

  面对埃博拉疫情的升级,中国先后提供4轮总额约7.5亿元人民币援助,医护人员累计超过1000人次,彰显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情怀。

  中国行动、中国速度、中国精神,在冷峻的病毒面前,中国展现的是温暖的大爱无疆。


      10. 冰桶挑战传入中国

  8月,以关爱渐冻人为主题的冰桶挑战传入中国。

  点评:

  公益接力,全民狂欢,一场混搭的时尚风靡全球。

  尽管难以和“炒作”“作秀”等敏感词语撇清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病毒般的传播力,“冰桶挑战”改变了以往做慈善严肃、沉重的氛围,互动参与的热情,换取的是公众对渐冻人等罕见疾病的关注和帮扶,更重要的,尝试了一种慈善模式的创新。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