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儿童健康管理应纳入国家战略 下一篇: 媒体圈“流行”8类慢性病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疾病防治
冬至吃饺子为了谁?这个节气如何养生?
2014-12-23
来源:中国慢病管理网
15287
3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作为医护人员或普通大众的你我,知道冬至是为了纪念谁吗?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作为医护人员的你我,知道冬至是为了纪念谁吗?

  冬至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那么冬至为何吃饺子呢?(注: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说到这里,大家知道冬至吃饺子的缘由了吧,就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下面来说,冬至的养生。

  冬至是24节气中第22个节气,是冬季6个节气的第4个,在每年公历12月22日前后,太阳黄经270°,斗指子位(正北方向)。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因为阴极而阳始至,故叫冬至。

  冬至时节天气愈发寒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这时人们就需要更加注重养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推拿科专家称,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冬至养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一起看看这些冬季养生小常识。

  精神调养:要养心和保护身体阳气

  “养生重点是要养心。”冬至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积劳成疾。专家表示,冬至前后睡好“子午觉”很重要,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

  春夏为阳,气候温热;秋冬为阴,气候寒冷。人也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生理上的变化。冬季的3个月份,是阳气收藏的时期,天气非常寒冷,应重视保护身体的阳气,不要使阳气过度耗散。

  增强抵抗力:热而不烫的水泡脚

  入冬以后,有人经常会觉得腿脚冰凉,中医也认为,“风寒脚下生”。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解表散寒,达到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等作用。尤其是冬至后,配合养生的各种要诀,每天坚持泡脚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体育锻炼:瑜伽、慢走、太极拳等

  冬至市民应早睡晚起,等阳光出现才外出活动,“冬季天气寒冷,晨练过早容易使人体受寒冷空气刺激,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建议,可将晨练安排在早上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高血压患者如果晨练太早,气温太低会使血管骤然收缩,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可能引起心绞痛发作。冬季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运动时让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即可,比如瑜伽、慢走、太极拳比较合适。

  日常饮食:应“三多三少”

  冬至临近,天气寒冷干燥,万物都已蕴藏,因此人的身体也需要进行滋补,而冬至也被人称之为最佳的滋补时节。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饮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吃温热的食物以保护脾肾,宜少量多餐。同时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