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十二位医生的十二健康章经 下一篇: 氧中毒:慢阻肺患者误把氧气当补品吸入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医学前沿
站在岔路口,把控不好很可能成为“糖尿病会员”
2015-09-07
来源:北京日报
14209
3
糖尿病前期的人如同处在分岔口,若控制不好,或许就会成为“糖尿病会员”。

  

       据世界卫生组织披露,全球每10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每30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截肢,加之失明、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北京电力医院内分泌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李玲提醒:预防糖尿病,关键先要弄清一个概念——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的人如同处在分岔口,若控制不好,或许就会成为“糖尿病会员”。

  前期控制得当

  血糖恢复正常几率达70%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糖尿病前期的人,会大大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

  李玲大夫说,空腹血糖在6.1-7mmol/L(毫摩尔/升)之间,即超过正常值最高限6.1mmol/L,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7mmol/L,就是空腹血糖受损;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即超过正常血糖最高限7.8mmol/L,而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11.1mmol/L,就是糖耐量减退。这两种情况都是糖尿病前期,提示患者有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细胞功能缺陷。

  我国糖尿病成人患病率达11.6%,1.48亿糖尿病前期人群是庞大的“后备军”。如果任其发展,每年会有10%左右的“后备军”进展为糖尿病;若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或药物治疗,可使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下降30%-75%,恢复为正常血糖状况的几率最高可升至70%。

  美国疾控中心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周报》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虽然美国有7900万糖尿病前期患者,但其中近90%的人对自己的状况浑然不知。调查发现,在没有采取措施降低危险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大约15%-30%的人5年后病情升级至2型糖尿病。相反,如果在糖尿病前期阶段积极干预(包括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那么糖尿病的发病危险就可大大降低。美国疾控中心最新的调查显示,只有11%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李玲大夫建议,成年人要定期查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一旦处于正常值的上限,就要提高警惕。

  哪些人应该

  特别当心血糖

  人到中年的老王渐渐变胖,因此特别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每年体检都特积极。最近体检结果出来他挺高兴,空腹血糖5.8mmol/L,虽然偏高,但还在正常范围内,没想到医生让他再检查一下糖耐量,说他有可能是糖尿病前期。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比较明显,如果单纯检查空腹血糖,将使46.6%的糖尿病患者及70.7%的糖尿病前期漏诊。老王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发现,果然,糖耐量出现异常,餐后两小时血糖7.92mmol/L,超过了7.8mmol/L的标准值,成为糖尿病“后备军”一员。 李玲大夫说,糖尿病前期一般没有症状,以下高危人群应时常监测血糖以便及早发现血糖升高倾向:

  1、常规体检中,空腹血糖介于5.7mmol/L-6.1mmol/L者;

  2、年龄超过45岁,尤其是脑力劳动者;

  3、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25;

  4、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5、血脂异常、高血压;

  6、血管病变者,如常见的中风偏瘫等;

  7、妊娠年龄超过30岁,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分娩大婴儿(出生时体重4公斤)者;

  8、习惯久坐者;

  9、使用过一些特殊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从蛛丝马迹中

  发现疾病信号

  餐前低血糖 很多糖尿病人在患病早期都有低血糖经历,饭前饿得不行,这顿饭管不到下顿饭,都是因为胰岛素分泌迟缓了。

  常感觉累。李玲大夫说,尿得多、吃得多、喝得多,体重和体力下降,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是,糖尿病前期的很多人并不消瘦,只是容易累。即使体重有所下降,人们还觉得是减肥成果,病情在不知不觉中就发展了。

  警惕并发症。血糖高的人皮肤易搔痒、长疖子;有的人会出现一种叫做胫前黑斑的表征,腿上一碰黑一块;还有的人是视力不好,远处近处都看不清楚。

  伤口不易愈合。以前,不小心碰伤了根本不当回事,伤口很快就长好。现在,一个小伤口都不易愈合。

  如果发现自己有糖尿病的风险,要及早到医院检查。检查前一天必须吃晚餐,检查当天早上不吃饭,不能有发烧、感冒等疾病。一般先查空腹血糖,然后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葡萄糖水或淀粉食物,两小时后再测血糖,即餐后两小时血糖。如果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有一项达到糖尿病前期的范围,应该换一天复查,倘若仍然异常,就可以确诊是糖尿病前期。检查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这两个指标,一个都不能少。

  运动饮食

  控“糖”最关键

  糖尿病前期已经存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等多种风险,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李玲大夫说,糖尿病前期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加强体育锻炼等方式进行防治,控制得当,甚至可以使血糖水平逆转恢复正常。北京电力医院内分泌科是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协会教育基地,多年来一直从饮食、运动、药物、监测、个体化系统治疗等方面,对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积累了不少经验:

  1、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首要治疗措施。合理控制饮食可以减轻胰岛负担,纠正已发生的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紊乱,同时可以降低餐后高血糖,减轻对胰岛β细胞的刺激,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性并发症,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糖尿病前期的人应少食油炸食物、糕点、炸薯条等高热量食物,合理控制米饭、馒头等主食摄入,多食青菜。中国人一般早上习惯喝粥,李玲大夫提醒说,粥尤其是喝熬的很烂的粥易升高血糖。她推荐早晨适量喝牛奶、豆浆或豆粥(只放豆子,不放米),早餐最好也搭配青菜。

  2、适量运动。运动和饮食为控制糖尿病的“两大基石”。保证每周至少5次、每次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有研究表明,体重减轻1公斤,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就能减少16%。每天进行30分钟的体力活动,可使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58%。

  3、别忽视其它慢性病。糖尿病高风险人群中,不少人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症,要积极治疗,别顾此失彼。

  4、若饮食、运动干预无效,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当的降糖药物。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降低31%的患病风险。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