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需要终生服药吗?只能控制,不能治愈?事实是这样吗?联合国健康联盟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学忠用具体事例来分析其病根。
糖尿病需要终生服药吗?只能控制,不能治愈?事实是这样吗?作为联合国健康联盟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的陈学忠指出,血糖太多了,不外两个因素,一是进入的太多,二是排出的太少,并用具体事例来分析糖尿病的病根在哪里?
陈学忠称,糖尿病患者排出的糖太少吗?恰恰相反,糖尿病的确诊标准之一,就是尿糖值高,从小便排出的糖太多。所以,也不是排泄的问题。那究竟是什么问题呢?
血糖太高,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含糖量太高。血液,其实就是一个运输载体,只负责运糖,而不使用糖苗头,就出来了。血管相当于自来水管,血液就相当于自来水。而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就象我们的每家每户,每天都长自来水管中获取(吸收)自来水,发挥各种功能。糖都停留在血液中,意味着各个器官都无法(或说只能少量)从血液中吸取到糖份。糖尿病原来是“吸收”的问题!这个“吸收”,有个机关就象水龙头。把“水龙头”修理好了水(糖)自然就能喝到了!
血糖又怎么能高得起来呢?陈学忠称,血液中的糖太多了,意味着器官中的糖太少了!高血糖的糖尿病人体内竟然是缺糖的?但事实是糖尿病人是缺糖的。
从治疗角度上,现代医学对待“缺糖”病人是这样的:
一、低糖饮食。
二、降糖。用降糖药物把血管内的糖以“燃烧”的方式排除掉,是排除而不是促进吸收。导致血糖高居不下的原因不去处理,却让病人终其一生把吃进血管里的糖再弄出来。
陈学忠称,糖作为人体的一个基础性营养是无可替代的。它的摄入减少,必然导致其它营养的吸收利用有效率降低。这样一种低糖饮食,不要说病人,就算是正常人,饿都可以把你饿跨,会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其实,糖尿病的治疗很简单,就健脾胃,助吸收”陈学忠说,糖尿病的主要问题不是血糖高,而是五脏六腑没糖;不是降糖,而是解决糖吸收问题。
举一个例子:半杯水和一杯水,同样放一汤勺糖,哪个浓度高?肯定是半杯糖。但请问,是糖多了,还是水少了?再问,西医是否有检测水【血液】的多少?如果没有,你怎么知道你是水不足,还是糖太多?如果你只是水不足,却用降糖的方式来治疗,会有什么结果?换句话说,很可能,你只是需要早睡觉养血加水,糖尿病就会好了,根本不需要降糖。
陈学忠说,缺水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口渴”,到后期不渴了,是因为你的热量也不够了,高水平的不平衡,变成低水平平衡,“人越来越虚,越来越容易疲劳了,逐渐变肥胖了。”
前面只是缺水,现在连火【提供身体生长发育的热能】都不够了,再降下去,热能完全消耗完,就会有不良反应了。
最先表现的就是脚的变冷,渐而麻木无知觉。陈学忠称,这就是西医说的“糖尿病足”,“其实就是一个热能不足的表现而已。”
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陈学忠称有破损很难愈合,但撒纯正的红糖在伤口是可以把病情控制的。
皮肤肌肉的愈合,是脾和肺的作用。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脾的能量来之于饮食“甘味”——也就是甜。只有甘甜之味才可以健脾,促进胰岛的分泌,促进肌肉的生长。肺又是脾的“子”,脾的能量充足了,肺的能量就会得到补充。皮肤愈合的能力就增强,所以伤口就会愈合——这就是红糖为何可以使糖尿病足伤口愈合的原因。
据此,陈学忠建议可以试试中医的不禁糖治疗法,称糖尿病相当于中医的脾胃病,按照中医调养法,把可以忌糖的习惯改为正常饮食即可,待食欲越来越好,脾【胰岛】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分解稀释能力越来越好,“一边的嗷嗷待哺的五脏六腑,一边是富于糖分的血,两边一交接,还愁血糖太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