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血液粘稠和高脂血症是一回事吗?注意血稠的四个信号! 下一篇: 喝苏打水能降尿酸吗?尿酸高了,这么降!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资讯 > 热点
糖尿病患者注意啦!7种情况必须找医生解决
2022-03-30
来源:三诺讲糖、健康时报
10565
1
慢病界:如果遇到7种情况,不要“百度看病”,及时就诊!

  
“没有一丝丝准备,没有一点点防备,它就突然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很多糖友形容初次确诊糖尿病大抵就是这样的心情。糖尿病虽然是慢性病,但只要做到早诊早治,大部分患者可以很好控制住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现在很多人出现症状后习惯自己在网络上找答案,这里提示糖尿病患者如果遇到以下7种情况,不要“百度看病”,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01

第一次诊断为糖尿病的时候


第一次诊断为糖尿病的糖友,特别是第一次诊断为I型糖尿病的糖友一定要去医院做全面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同时确定糖尿病的分型,并且了解有没有糖尿病并发症和其他病变,这个时候,也要与主治医生一起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刚接触糖尿病会有许多不解与困惑,大家也要积极学习掌握相关基本知识,避免后期走入误区。

其实,在最初确诊糖尿病的时候也是治疗的最佳时机,此时采取合理饮食、积极运动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血糖的控制与并发症的预防都很有效果。


02

第一次接受胰岛素治疗


因为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说法:胰岛素有依赖性,一旦用了终身都离不开它。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胰岛素是降糖效果最直接的药物,但它同时也最容易导致低血糖。

因此大家要利用这个时间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 ,避免因为注射方法不当导致的皮下硬结、低血糖、注射疼痛等。


03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明显不足,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主要表现是呼吸中有烂苹果味,脱水和休克、意识障碍。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一种较少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多见于老年无糖尿病病史或2型糖尿病轻症患者,先有多尿、多饮、烦渴、体重下降的症状,但多食不明显,或反而食欲减退。

低血糖昏迷的常见原因有运动、饮食或者用药情况等,主要表现为冷汗、视力模糊、饥饿、软弱无力,以及紧张面色苍白、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有时出现慌乱、幻觉躁狂。


04

急性应激情况


是指糖尿病合并有感染、手术、外伤、中风、大出血、分娩、心肌梗死等特殊情况。

急性并发症和急性应激情况往往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若抢救不及时、治疗不恰当,往往有生命危险。需要立即送到医院抢救。糖友的家属们要注意观察患者情况。


05

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如果是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如合并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出血、顽固性腹泻、足部坏谊、心血管病变等,需要格外注意,这说明糖尿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身体其他器官的机能,需要去医院进行对症治疗。


06

长期血糖居高不下


血糖为什么会居高不下?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比较复杂,可能与饮食控制不当、运动量不足、选药不合理、用药不正确、心情等因素有关。

同样是血糖升高,原因却各不相同,既可能是单一因素,也可能是多重因素,具体到每位糖友身上又不尽相同,所以不能凭借自己单一的判断做决策,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07

血糖波动较大


血糖波动大就是说,一天的餐后血糖是9.8mmol/L,第二天就升高到19mmol/L,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脆性糖尿病”。

   “脆性糖尿病”又称“不稳定型糖尿病”,是指病情极不稳定,血糖忽高忽低难以控制。主要见于1型糖尿病以及某些胰岛功能近乎丧失的2型糖尿病患者。

这些情况对胰岛素异常敏感,胰岛素剂量的微小变化可以引起血糖剧烈波动。

在饮食量、运动量和胰岛素剂量恒定情况下,病情也极不稳定,可能出现低血糖一高血糖一酮症酸中毒一昏迷,而且脆性糖尿病对心血管的影响更严重,糖友要格外注意。


糖尿病患者怎样改善生活方式?


1、及早戒烟、百害无利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吸烟不仅是导致癌症、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吸烟还会增加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大血管病变。近年来不少人选择电子烟,但电子烟可能引起肺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氧化应激等,同样带来健康风险。
 
因此,《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建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不要吸烟及使用其他烟草类产品及电子烟,并尽量减少二手烟暴露。


2、能不喝酒,就不喝酒


对于糖尿病患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8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中,明确不推荐饮酒。


每克白酒能产生能量7.1千卡,相当于蛋糕的能量,因此,糖尿病患者喝酒后容易能量超标,血糖在短期下降后就会再次升高,高高低低的血糖波动是控糖的大忌,会诱发或加速并发症的发生。

很多人觉得大酒伤身,小酌怡情,少喝一点有益健康,甚至还有“红酒软化血管”的说法,其实这些完全没有科学依据。2018年4月,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文指出: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


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能不喝酒就不喝酒。


3、每周150分钟运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规律运动不仅可以帮助降低血糖,还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体质、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预防多种并发症。


建议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健步走、慢跑、骑行、跳绳等,持续时间≥45分钟,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主要帮助降低血糖,还能起到减重效果,改善胰岛素抵抗。

同时适当进行抗阻运动,比如可以借助哑铃、弹力带、瑜伽球等进行负重抗阻运动,增加肌肉质量,从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的同时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


运动可以循序渐进,运动持续时间逐渐增加到每周至少达到150分钟,每周至少5天,每次运动30~60分钟。

4、饮食多样,注意控制热量
 
2017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给出饮食建议,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很多患者确诊糖尿病之后便长期以杂粮为主食,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全谷物、杂豆类应占主食摄入量的1/3。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水果不是不能吃,而应该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和总量,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在150克~200克左右,甚至可以模仿水果拼盘,进行多样化的摄入;每日蔬菜摄入量300克~500克,深色蔬菜占1/2以上,其中绿叶菜不少于70克。

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


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保证每日300g液态奶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的摄入。适当摄入豆类及豆制品,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5、11点前入睡,8小时睡眠


睡眠不足也会带来血糖问题。长期睡眠不足可引发一系列生理改变,如交感神经兴奋、应激系统启动,体内皮醇、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


而胰岛素抵抗使人体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地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稳定。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就可能引发糖尿病。 


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柳顺玉建议尽量晚上11点前入睡,并保证8小时睡眠,休息后要有神清气爽的感觉。


6、避免久坐,久坐会加重血管功能障碍


我们总说“久坐”带来的危害有很多,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到底什么是“久坐”?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11月发布的《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指出,久坐行为是指在清醒状态下长时间坐着、斜躺着或者躺着的低能量消耗行为。所以一直躺着玩手机,躺着看电视,坐着打游戏、坐着看电视,写作、打字、阅读等也都属于久坐。


长时间静坐会导致代谢需求和血流量下降,使得血压急性升高;也可能导致餐后血糖、胰岛素和甘油三酯水平急性升高,加重血管功能障碍,继而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建议大家,每坐着工作或学习1小时,就起身活动一下,最好到室外活动手脚与躯干,舒活一下筋骨,以加强血液循环。如无条件,也可以离开座位3~5分钟,做几个蹲下起立的动作,健身效果会很好。


7、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好心情


除了生活规律,按时休息外,还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充实生活内容;做好情绪管理,保持开朗、乐观、积极态度,保持心情舒畅。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