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资讯 > 热点
世中联睡眠质量评价学组在京成立
2016-03-21
来源:新华网
15342
  


  “春眠不觉晓”,你睡得好不好?如何评价睡眠质量?当下流行的可穿戴睡眠监测设备能反映睡眠质量吗?3月18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承办的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睡眠质量评价学组成立大会暨睡眠质量评价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执行院长胡元会表示,睡眠研究是一项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中医药在治疗睡眠问题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刘艳骄宣读了2016年世界睡眠日中国的宣传主题“美好睡眠,放飞梦想”。

  我国过半成年人“失眠” 睡眠医学研究受关注

  “失眠”是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的加剧,失眠患病率不断攀升。来自中国睡眠研究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失眠患病率高达57%。专家指出,“睡不好”不但会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严重时还会引发高血压、心脑血管意外及焦虑抑郁等疾病。

  而患病率不断增加的睡眠障碍问题,也促使睡眠医学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睡眠医学是什么,主要研究哪些疾病?刘艳骄表示,作为研究睡眠与睡眠障碍的学科,睡眠医学是神经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睡眠医学的专业分支有睡眠生理学、睡眠药理学、睡眠心理学、儿童睡眠医学、睡眠环境学、睡眠障碍流行病学等。

  现代中医睡眠医学发源于中国,中医在睡眠障碍治疗方面有诸多优势。据了解,从1994年起,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就在刘艳娇、杨金生、闪增郁、孙明杰等人的带领下开展中医睡眠医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并于1999年成立睡眠医学中心。同年,广安门医院疑难病科开设睡眠障碍专题门诊,“国医大师”路志正和高荣林、刘艳娇等专家成为最早开展睡眠障碍专题门诊的医生。

  针对睡眠障碍性疾病的治疗,目前,各大医院也都在积极筹建睡眠医学中心。

  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医学中心的主要负责人,世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书臣主任医师表示,该院睡眠医学中心主要以临床睡眠及相关性疾病的中西医诊疗和科研为学科发展方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及相关性疾病为特色,利用多导睡眠监测技术,进行睡眠疾病的临床诊断与中西医治疗工作。“中医药、针灸和一些辅助治疗技术,在治疗睡眠障碍方面有独特疗效,很多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就摆脱了对安眠药的依赖。”刘艳骄说。

  新型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缺乏统一标准

  针对当下流行的各种可穿戴监测设备,特别是在睡眠监测方面,能否准确体现睡眠质量?当日,多位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来自哈佛医学院动态生医指标中心的刘燕辉博士做了“睡眠评价的穿戴设备”的主题报告、万康世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王绍兰做了“医学健康大数据探讨”的主题报告等。王绍兰表示,虽然不同类型的睡眠监测设备在消费电子市场中开始流行,但其准确性普遍还无法达到临床标准,新型监测设备也缺乏统一标准,医疗和技术的结合还不够深入。

  与会专家表示,人类的睡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确实存在睡眠障碍,还是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当日,还有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睡眠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张成教授做了“睡眠质量评价方法”主题报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医院于逢春教授做了“卒中与睡眠”主题报告、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做了“睡眠质量评价的现状与展望”的主题报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芸教授做了“耳鸣伴严重睡眠障碍的诊疗体会”的主题报告、中日友好医院魏育林教授对“CPC睡眠质量评测与PSQI相关性”“基于深沉CPC睡眠质量分析的临床研究”、孙玉梅工程师就“基于物联网在睡眠诊断及无创通气管理”做了专题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66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

  据悉,在新成立的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睡眠质量评价学组中,孙书臣常务副会长当选为睡眠质量评价学组组长,段莹、马彦当选为副组长,睡眠界许多专家当选为学术、临床、睡眠评价和技术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医学中心还于同日举办了以“美好睡眠,放飞梦想”为主题的睡眠日义诊活动。

0 条评论
慢病界 经卫宣办批准 - 中健刊函:【2011】4号 |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5420号-2 技术支持博乐虎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