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资讯 > 热点
40年超亿人口数据显示,我国很多人有一个巨大危机!其中有你吗?
2020-07-03
来源:医卫界
14473
  

  中国已成为胆固醇水平增长率,尤其是男性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近日,医学期刊《自然》杂志刊载的一项由全球近千名研究人员参与、分析了1127项相关研究数据(包含40年间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026亿人口的数据)的新研究结果,揭示了这个惊人变化。

1.jpg

  男性坏胆固醇水平增长率最高,死亡风险大  

  研究指出,我国人群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全世界低水平位置上升到了中位水平(女性从1980年的第152位上升至2018年的第110位,男性从第153位上升至第99位),成为胆固醇水平增长率,尤其是男性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胆固醇是人体内存在的一种物质,是血脂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胆固醇水平主要包括三个指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有好坏之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人们常说的“坏胆固醇”。此类胆固醇会通过吸烟、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严重作用下进入血管内膜,然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血管,从而引起重要脏器缺血,容易引起冠心病和脑卒中等。

2.jpg

  而根据近期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的数据估算,2017年我国归因于高LDL-C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25%,高于全球水平(7.72%)。2017年中国居民高LDL-C造成心血管病死亡归因百分比为19.71%,归因死亡人数中有70.54万人死于缺血性心脏病,占81.76%,其余18.24%死于缺血性卒中。

  中国人群高LDL-C归因死亡率为61.08/10万,男性标化归因死亡率高于女性。

  从省份分布来看,有8个省份人群高LDL-C对总死亡的归因分值超过10%,前4位为吉林省、黑龙江省、天津市和内蒙古自治区;而南方地区较低。吉林省最高为13.70%,浙江省最低为4.65%。


  三大主要诱因:高热量,肥胖与压力  

  胆固醇升高与遗传、年龄、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因素相关。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多。  饱和脂肪摄入过多是引起胆固醇升高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肉类、动物内脏及油炸等高热量食物摄入量不断升高,蔬菜、水果等摄入不足,维生素等必须营养素缺乏,导致参与胆固醇代谢的关键酶辅助因子减少,致使胆固醇在体内堆积。

  

3.jpg

  二是活动少,肥胖人群增多。  超重或肥胖主要是因为吃得多、动得少。吃得多,体内用于合成胆固醇的材料增多,同时体内多余的脂肪组织也会刺激肝脏合成胆固醇更活跃。动得少,会增加体内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的吸收,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生活工作压力变大,节奏变快。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长时间的精神压力与胆固醇升高相关。尤其是年轻人,常会通过高脂肪食物来缓解压力,长此以往会导致胆固醇升高。

  减少摄入与合成,定期体检很关键  

  人体内的胆固醇1/4是吃进去的,3/4是自身肝脏合成的。所以,降低胆固醇主要需要从饮食、运动、药物、体检等多个方面入手。

  一是减少饮食摄入。  要限制食盐摄入量,少吃腌制食物、油炸食品等,多吃果蔬。以下这些食物的摄入量要控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要尽量少吃。


部分高胆固醇食物 

食物(每100克)

胆固醇含量(毫克)

猪脑

2571

鸭蛋黄

1576

鸡蛋黄

1510

猪肝

1017

鱿鱼干

871

咸鸭蛋

647

鸡蛋

648

虾米

525

鸡肝

476

猪腰子

430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食物成分表》


  二是减少胆固醇合成。  增加运动、保持饮食均衡、作息规律是控制胆固醇水平最有效的办法。对于已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则需要根据医嘱服用适宜的药物进行调节。

4.jpg

  三是定期做好体检。  尽早发现胆固醇水平异常尽早干预非常关键。20岁以上的成年人,建议至少每5年测一次空腹血脂;具有危险因素者,如男性超过45岁、女性绝经后、吸烟、肥胖、有家族史者,应每半年到1年检测一次;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等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一次血脂。

  本文综合整理自:生命时报、BTV养生大课堂、潇湘名医、中国循环杂志等


0 条评论
慢病界 经卫宣办批准 - 中健刊函:【2011】4号 |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5420号-2 技术支持博乐虎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