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科普 > 疾病防治
90后少女因淋巴瘤去世再为我们敲响警钟!淋巴瘤到底是什么东东呢?
2016-09-09
来源:慢病管理网
15507
  

  90后女演员徐婷因患淋巴瘤昨天(9月7日)在北京去世。她的最后一条微博停留在8月18日:佛祖保佑所有的痛苦都快远离我吧,真的太痛苦太痛苦了!看到这里,小编只觉得很痛心惋惜,这么年轻,就患上淋巴瘤这种病,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一下淋巴瘤这种病。值得一提的是,不一定所有的淋巴结肿大都是淋巴瘤哦。请看:

  淋巴结肿大通常由什么原因引起?

  1、感染:

  淋巴结是免疫器官,在局部发生感染时,周围的淋巴结收到信号,开始增生,以对抗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有些人增生的比较厉害,就表现为淋巴结肿大。

  一般急慢性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质地柔软,能活动,与周围组织和皮肤无粘连,有游离感,急性期可有红、肿、热、痛的典型症状。

  2、结核:

  结核这种疾病比较特殊,以一般的感染不同,淋巴结结核早期可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病情加重可继续肿大,以后可粘连融合成片,若发生破溃,流出黄棕色脓液或豆腐渣样物质。

  3、肿瘤:

  癌肿所致淋巴结肿大,则是癌细胞浸润淋巴结的表现,摸起来很坚硬、固定,表现凸凹不平,与皮肤可粘连在一起,无疼痛或压痛。肿瘤是肿瘤细胞发生转移并停留在淋巴结内分裂增生导致的。

  癌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部位与肿瘤位置有关,一般位于肿瘤周围,例如胃癌常引起胃周和腹腔血管的淋巴结肿大,偶尔也可出现远处的淋巴结转移,例如颈部淋巴结转移。患淋巴性白血病时,全身各处淋巴结均可肿大。

  4、反应性增生:

  像身体的一些慢性病,如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免疫系统疾病等,都可以刺激淋巴细胞增生而导致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组织来自鼻、鼻窦、咽喉、口腔和面部的淋巴回流,这些部位的炎症或肿瘤可侵及或转移到颈部的淋巴结。有时食管、胸部甚至胃肠癌肿也转移至此。

  耳后淋巴结肿大

  耳后淋巴结肿大多见于眼睑、腮腺、颊、耳、颧、颞部等炎症。

  腋下淋巴结肿大

  躯干上部、乳腺、胸壁等处的炎症,会引起腋窝部淋巴结肿大。可以引起淋巴结肿大的疾病有,乳腺炎、乳腺肿瘤,或是同侧胸壁的疾病。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由腹股沟周围的生殖系统、腹腔各脏器病变引起,也包括全身性疾病。

  纵膈淋巴结肿大

  除少数为原发于纵膈的淋巴瘤和霍奇金病外,大多继发于其他脏器疾病。

  若淋巴结肿大时间较短,摸起来比较柔软,自觉疼痛或压痛,一般属于良性,可能为急、慢性炎症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引起。

  若淋巴结肿大长时间不消,像石头一样坚硬,无疼痛或压痛,淋巴结随时间增多、增大,则警惕肿瘤的可能。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应警惕淋巴瘤发生:

  1、脖子上无故出现无痛性肿块,并且肿块逐渐长大;

  2、全身出现瘙痒性皮疹,类似于湿疹,主要部位是四肢;

  3、腋窝或者腹股沟处出现肿块,并且增大;

  4、全身症状:发热、消瘦,半年内体重下降大于10%等。

  【自检部位】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腋窝(腋窝顶部、腋窝后、内、前臂、外侧壁)、肱骨滑车上、腹股沟、腘窝。

  【检查方法】

  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滑动。滑动时可旋转触摸,或沿着相互垂直的直线方向进行。正常的淋巴结像米粒一样大,质地较软,光滑且可移动,很难触摸到。如果突然发现淋巴结明显肿大或迅速变大,一定要及时就诊。

  耳前

maomao

  耳后

maomao

  枕部

maomao

  颌下

maomao

  颏下

maomao

  颈前

maomao

  颈后

maomao

  锁骨

maomao

  腋窝

maomao

  肱骨滑车上

maomao

  腹股沟

maomao

  腘窝

maomao

  预防淋巴瘤,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感染

  在与外界刺激不断对抗的过程中,淋巴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可能失去控制而发生变异,进而可能过度增殖形成肿瘤。尽管淋巴瘤的病因尚未最终明确,但某些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病毒(如乙肝、EB病毒等)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等,常被认为是可能因素。

  因此,平时注意预防感染,如吃饭用公筷,勤洗手,都是在帮淋巴系统减轻负担。

  2少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电子产品辐射

  有机溶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接触与淋巴瘤发病风险增加有一定关系,最好少接触它们。平时应控制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减少电子辐射。

  3给身心“减负”

  吸烟以及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不仅增大身体呼吸、消化系统的负担,也可能增加患淋巴瘤的风险。

  淋巴瘤常是免疫力下降后引起的。而城市白领普遍工作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很容易导致淋巴细胞变异,引起恶变,更要重视预防。

  4重视体检

  定期自己检查淋巴结是否有异常等,也有助于健康。我们不妨适当放慢生活的脚步,调节好情绪,注意劳逸结合,少熬夜,适度锻炼,让身心处在最佳状态。

0 条评论
慢病界 经卫宣办批准 - 中健刊函:【2011】4号 |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5420号-2 技术支持博乐虎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