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科普 > 医学前沿
姚贝娜,你提醒我们要正视乳腺癌!
2015-01-20
来源:中国慢病管理网
15551
  

  姚贝娜,一路走好!

  去世前,还签署眼角膜捐献志愿书,把自己的眼角膜捐出。那么好的一个女孩,那么好的一个歌手,说离开,就离开了我们,谁看到了都心疼。

  这个女孩叫姚贝娜,她的离世,引起了社会的“骚动”,死因系患“慢性流行病”乳腺癌复发:2015年1月16日16时55分,病逝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年仅33岁。

  1981年9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姚贝娜,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曾于2008年获得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流行唱法金奖,并在2013年参加《中国好声音》后走红,被广大歌迷誉为“天籁歌手”。去世前,曾三度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maomao

      然而,就在她去世后,某些媒体新闻操作手法却引起了非议,甚至有人把守候在病房外的记者说成是在“等姚贝娜死去”,好在第一时间把这条新闻发出去,把呈现这条新闻的屏幕描述成冷冰冰的,讲述着一个鲜活生命的离开。

  还有媒体爆出了某媒体记者乔装成医生助理,混进太平间拍摄逝者遗体被发现,导致某些偏激者喊出,“我要是姚贝娜的家人,一定要狠揍这帮麻木的记者一顿”,以强势的口气把在姚贝娜去世的医院现场的记者们,描述成一群为了获取新闻素材的“秃鹫”。

  诚然,不否认有些媒体的新闻操作手法走极端了,但更多的媒体是为了发挥出自己的新闻功能,不应该被以“秃鹫”相待。试想,如果没有媒体,这个世界会是怎样的呢?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空间里,因患乳腺癌去世的人不算少的,但多数都是普通大众,并不象姚贝娜这样的公众人物而被广泛关注。之前的央视主持人罗京、演员傅彪也因患病去世,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

  所以,不妨换个角度,从疾病预防的角度出发,通过媒体报道姚贝娜的去世事件,来引起大家对自我健康素养的重视,正视乳腺癌。同时,呼吁大家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科学地对待慢病管理,其中包括自我的慢病管理和社会乃至政府、机构所做的慢病管理,让大家远离慢病威胁,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

  逝者已远,众人叨叨又奈何。我们要相信天堂里没有病痛,祈愿姚贝娜一路走好!

maomao

  应对慢病,正视乳腺癌!

  资料显示,被称为“慢病流行病”的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常见疾病,在女性恶性肿瘤排名中位居第一。

  慢性病专家指出,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要较西方女性高些,这跟咱们女性的乳房保健及乳腺疾病关注意识淡薄有关。

  先来看与乳腺癌相关的4个事实:

  一、乳腺癌发病率最高

  在中国,每10个女性,就有一人患乳腺癌、或者认识患有乳腺癌的朋友。中国乳腺癌发病率究竟有多可怕——中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速是,全球平均增速的两倍,在全世界排第一。

  大家还需注意,在中国,每6分钟,就有1个人被查出癌症。中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约350万,约有250万人因此死亡。另外,中国的胃癌和肺癌患病率在世界排名较高,肺癌仍是最普遍和最致命的癌症。

maomao

  乳腺活检

  二、早发现,乳腺癌治愈率高达90%

  乳腺癌的死亡率,仅排第5。也就是说,多数乳腺癌可以治愈。乳腺癌患者中,每4人,不到1人死亡。尤其是,早期发现的乳腺癌治愈率达90%以上。

  怎样在早期发现乳腺癌?常规的自我检查及医院检查非常重要,比较实用的判断方法有:1、有没有肿块;2、皮肤改变。常见为浅表静脉怒张,酒窝征和桔皮样皮肤;3、乳头乳晕改变,乳头扁平、凹陷、回缩,甚至乳头陷入晕下,导致乳晕变形;4、乳头溢液;5、疼痛;6、腋淋巴结肿大。

  三、不只是女人才患乳腺癌

  尽管罹患乳腺癌的高危人群超过50岁女性、以有家族病史的女性、长期接受替代荷尔蒙治疗的女性为多,但乳腺癌不是女人的专利!

  专家称,男性乳腺癌发病率,约为1/20万,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1%;60岁—70岁是男性乳腺癌的高发期。

  四、乳腺癌发病原因与白血病一样不明

  不要随意相信有人告诉你乳腺全堵死的说法,因为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至今没有明确结论;而乳腺增生则是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病变,它主要由内分泌失调引起,和个人的精神状况密切相关。

  注意了,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是两码事,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怎样消除乳腺癌隐患呢?慢性病专家给您一个建议:

  不妨从禁烟限酒、每周至少运动三次、保持正常体重、养成每月乳房自查习惯等健康生活方式做起。另外,超过40岁的女性,还要每年做早期乳腺癌筛查。

0 条评论
慢病界 经卫宣办批准 - 中健刊函:【2011】4号 |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85420号-2 技术支持博乐虎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