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体检正常却突然消瘦患癌?体检查癌没做对等于白费! 下一篇: 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这些才是“四高”人群...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资讯 > 热点
血糖控制得好不好,这几个数值很关键!
2022-05-05
来源:好医讲糖、三诺讲糖
10609
0
慢病界:不同的血糖值,也代表着糖尿病控制得好与坏。

  
血糖与糖尿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而不同的血糖值,也代表着糖尿病控制得好与坏。一般来说,看血糖控制得好不好,主要有以下面几个数值做参考。

一、6.1 mmol/L,7.8 mmol/L


病程较短、年纪较轻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是糖尿病常用的检测指标,它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应控制在 6.1 mmol/L 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是指从进餐第一口饭算起,2小时后的血糖值)控制在正常水平 7.8 mmol/L 以下。

二、8.0 mmol/L,10.0 mmol/L


对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有其它慢性病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尽量将空腹血糖控制在空腹 8.0 mmol/L 以下、餐后血糖10.0 mmol/L 以下。

空腹血糖一般是在隔夜空腹后,次日清晨早餐前所测。测定空腹血糖的最佳时间段在早晨 7 点~ 9 点。

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

1、前一天晚餐过量


这是空腹高血糖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它和晚上饮食的量和搭配均有关。摄入过多而餐后又没有运动,晚上的消耗较少,就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增加。


当然也有可能是吃得比较晚,或是跟晚上的休息、睡眠状态不好也有关系。如果晚上失眠,或情绪波动大,早晨的空腹血糖也可能会升高。

 

2、黎明现象


血糖不仅仅受到食物影响,还受多种激素影响,如一些升血糖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这些激素在凌晨时开始逐渐升高,作用于肝脏及肌肉内储存的糖原,释放到血液中,血糖随之升高。


在医学上,这种夜间血糖很平稳,没有出现低血糖,但清晨血糖升高的现象称为“黎明现象”。

 

3、苏木杰效应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时,身体会启动保护机制,升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多,从而升高血糖。如果患者夜间如果出现了未发觉的低血糖,引起清晨的反跳性高血糖,这就是“苏木杰效应”。


值得警惕的是,出现苏木杰效应的患者,有时并无心慌、出冷汗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同时处于睡眠之中,这时若发生低血糖昏迷就十分危险了,因此需要尽早调整治疗方案,减少药物剂量。


三、11.1 mmol/L


如果空腹血糖>11.1mmol/L,血糖属于较高的状态。

这个时候仅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血糖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根据糖尿病治疗指南,此时糖尿病患者应该及时启用胰岛素的强化治疗,具体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这个血糖值也说明胰岛β细胞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四、13.9 mmol/L


如果空腹血糖值高于13.9 mmol/L,此时体内的脂肪开始分解,尿里可能就会出现酮体,这时糖友要多喝水,多排尿,酮体就会随着尿排出来。


这一血糖值已经是糖尿病酮症甚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起发点了,所以糖友要高度重视。应及时就医检查血酮,并考虑更换治疗方案。


五、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形成的非酶催化的稳定糖基化产物,可反映糖尿病患者约120天的血糖平均水平


1、无糖尿病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的年轻患者,一般将HbA1c控制于6.5%以下。


2、口服降糖药物未达标加用或改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目标值可适当放宽至HbA1c<7%,以减少低血糖和体重增加这两大副作用。


3、已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高风险的糖友,HbA1c≤7.5%,因为他们发生或再次发生CVD(脑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增加,低血糖风险较高,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HbA1c控制在7%以下对大血管病变有益处。


4、老年糖尿病人,若糖友脏器功能和认知能力良好、预期生存期>15年,应严格控制HbA1c<7%;若糖友合并其他疾病、预期生存期5~15年,可适当放宽HbA1c<8%;若糖友既往有严重低血糖史、合并其他严重疾病、预期生存期<5年,可放宽到HbA1c<9%。


六、血糖波动幅度


血糖波动是指血糖水平在其高峰和低谷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不仅包括短期的血糖波动,即日间的血糖波动和日内的血糖波动,还包括长期的血糖波动,也就是我们的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异性。
用早餐后减去早餐前,午餐后减去午餐前,晚餐后减去晚餐前,三个差值相加再除以三,得到的就是日平均血糖波动值,这个数值如果大于2.2 mmol/L,证明血糖波动过大。
拿一天之内测得的最高的血糖值和最低的血糖值,算它们之间的差值,这个差值如果大于4.4 mmol/L,说明血糖波动过大。
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的危害要比持续的高血糖更为严重。在大血管并发症方面,血糖的波动与糖尿病冠心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与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事件再发生也是呈显著相关的。

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大于3.4mmol/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糖波动大的原因

饮食运动的不规律、治疗依从性差、情绪应激因素、睡眠障碍、酗酒、感染、胰岛素的不规范注射也可以导致血糖的波动。

同时也要注意看餐后血糖的用药是否不足,因为血糖波动大的主要原因在于餐后的高血糖。餐后血糖的升高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息息相关,也是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的重要原因。

因此,控制餐后血糖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促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的重要策略。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