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方奶奶的“暖护”————社区医生札记 下一篇: 此刻,医生还能分担些什么? —————...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资讯 > 热点
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之一)
2019-01-19
来源:原创
13689
0
根据《国家慢性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复审表》指标进行自评,7大项22类别62小项中,新区完成54项,占87.10%,未完成8项,占12.90%。自评分为284.5分。指标的整体改善得益于慢病防控工作机制体制的不断健全。

  

  一、 示范区建设成效

1-3.jpg

  自2012年以来,新区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5岁以上成年人吸烟率从2012年的23.3%到2017年的19.5%,下降了16.3%;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率从2012年的10.93%到2017年的24.88%提高了127.6%;实施儿童窝沟封闭学校比例从2012年58.33%到2017年提升至62.4%;高血压患者管理率由2012年的40.84%上升至2017年的69.80%,糖尿病患者管理率,也由 27.69%提升至47.61%。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从2012年25.40%提升到2017年35.97%,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从17.83%提升至41.71%。

  根据《国家慢性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复审表》指标进行自评,7大项22类别62小项中,新区完成54项,占87.10%,未完成8项,占12.90%。自评分为284.5分。指标的整体改善得益于慢病防控工作机制体制的不断健全。

  (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员参与”的工作原则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新区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宣传、发改委、教育(体育)、卫生、财政、总工会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浦东新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将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浦东新区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

  2、多部门协作联动 各相关部门在 “十三五”规划中,融入慢性病防控相关内容。

  3、重点专项结合 新区将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与全国文明城区建设、健康城区建设、国家卫生区建设等项目建设相结合,积极推进科学健身、控制烟草、市民健康行动和校园健康支持行动等各项工作。

  4、社会力量参与慢性病防控 支持社会力量承办体育赛事、参与健身休闲设施建设运营、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养结合,中医养生保健。

  5、经费保障 新区不断加大慢性病防控经费投入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2012年的58元上升为2017年的80.5元,疾控机构慢病防治经费占总经费的20%以上。

  (二)多部门联动开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慢性病防控

  新区政府关注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职业群体及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的健康,覆盖全生命周期,针对生命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优先领域,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

1-4.jpg

  1、医教结合体教结合聚焦儿童、青少年健康

  通过医生进校园、健康讲座、专业站所定期指导等方式,建立了以学生健康为核心,以校园为平台,学生健康信息为抓手,传播健康知识为宗旨的校园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使其自觉采纳和保持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全区中小学校中建设“健康学校”,树立“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1-1.jpg

  大力普及儿童口腔保健、龋病、窝沟封闭等保健知识。编撰学生口腔保健口袋书下发至全区1-3年级小学生。推广“告知—预约—干预治疗和宣教”一站式的学生口腔保健服务模式。实施儿童窝沟封闭学校比例达到62.4%;12岁儿童的恒牙患龋率为17.7%。

  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2、医养结合保障老年人健康1-2.jpg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形势,浦东新区以创建国家级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为契机,围绕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依托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街镇综合养老服务平台,打造街镇综合服务圈、社区托养圈、居村活动圈、邻里互助圈、居家生活圈,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梯度衔接、触手可及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新区建成各类养老照护机构,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机构152家(含18家长者照护之家),提供养老床位25308张,日间照料中心81家,助餐点90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31家,标准化老年活动室总数830家;在农村地区发挥场地优势,开展睦邻互助养老,建有农村养老睦邻互助点242家;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6个,每年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老人数约7%。

  新区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增加服务供给;护理院与养老机构毗邻设置,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通过加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为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和居家老人提供“便利、高效、公平、持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实现社区内各类老年群体基本卫生服务的全覆盖,推动老年人医疗服务由疾病救治向健康管理、预防性干预转变。

  3、体医结合强身健体

  依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实施体医结合工作,全区10124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各街镇开设市民健身技能辅导分中心,针对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开展运动干预。同时,线上线下同步招募、培训社区师资力量,街镇居委组织成立健身队伍、提供锻炼场地。在自我管理小组成员中推广传统功法八段锦;在广场舞领队、康复俱乐部、康复协会等群体中推广粉红健康操;在广大职业人群中开展以“科学健身 健康生活”为主题的浦东新区健康中国行健步走活动。

1-5.jpg

  4、关爱妇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

  针对退休、生活困难和育龄妇女,开展两病筛查、妇科病普查项目,保障其健康权利。新区第六届运动会将残疾人运动项目纳入比赛,这是上海市运动会史上的一个创新,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

  5、工卫一体关注职业人群健康

  工会组织与卫生部门主动对接,在职业人群中开展各种健康指导活动,促进职业人群参与自身健康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健身活动,因地制宜开展相关健身和竞赛活动。

  (三)专项工作精准干预慢性病

  1、控烟

  探索优化无烟城区建设的社会支持系统,大力推动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和各类法定控烟场所参与无烟环境建设。新区健促委牵头,组建了由区卫计委、教育局(体育局)、商务委、文广局、建交委、公安局、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场监管局和浦东国际机场等部门和单位所组成的控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控烟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推进。目前新区有一支近2000人的控烟志愿者队伍,每季度会以机关、医院、学校、网吧等场所为重点场所进行巡查,发现的违法线索通过健促委转到各个相应的执法部门,进行监督执法,先后已经有169家场所受到了行政处罚。“控烟志愿者”成为浦东控烟的特色做法之一。同时浦东独创的控烟执法建议书制度已经被上级部门采纳,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推广。

  2、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

  新区大力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高新区社区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根据2018年6月新一轮的浦东新区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新区体育场地总面积为1106.50万平方米,较2015年普查结果(875.74万平方米),上升了30.61%,目前全区有特大型体育场地(4 万平米以上)10个,大型公共体育场馆8个,全民健身路径(健身苑点)3951个,城市健身步道856条。两条特色步道——滨江公共空间步道和环世纪公园步道深受居民欢迎,特别是22公里的滨江公共空间步道,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等三条滨江“亲民道”免费对外开放,成为了越来越多居民休闲锻炼的首选去处。

  新区全面推进“15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36个街镇形成“一镇(街)一品”健身品牌。在源深体育中心,集健身、益智、休闲于一体的“升级版”市民健身苑正成为热爱运动的市民新宠,加入了身体素质测试器、亲子活动区、益智测试区等高科技的辅助功能,市民们还可以扫描器械上的二维码,观看相应的健身教学视频,轻松体验健身“私教”。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体育设施实现100%向社区开放。浦东在全年公益体育活动中,举办亲子运动会、小铁人三项赛、青少年社区运动会、城市定向赛、“健身走”等活动,均是为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等不同群体“量身打造”的赛事。

  3、中医治未病

  浦东新区利用“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平台和优势,全面开展社区中医诊疗区标准化建设,创新性实施重点人群(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和重点慢性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中医健康教育等中医药服务在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进中医慢病随访干预调查、中医健康素养动态监测等中医预防服务动态评估。

  4、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和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

  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和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是针对慢性病防控而提出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和政府实事项目。5年来,新区运用“邮政专递通知接种”和“筛查联合体”等创新性工作模式,提高项目的知晓度和服务利用便利性。老年人肺炎疫苗累计接种325874人次;大肠癌筛查完成初筛684984人,发现癌前期病变2377例,结直肠癌571例。

  (四) 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做实“1+1+1”签约

  浦东新区启动了以家庭医生制度为核心的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推行“1+1+1” 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截至2018年10月,“1+1+1”签约服务共签约129.82万人,综合评价排名居全市前列常住人口签约率27.63%,其中60岁以上签约72.01万人,签约率95.09%,排名全市第一。

  制定《2018年浦东新区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及《浦东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分配指导意见》等文件,做实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全科医生签约覆盖率和有效服务水平;加大社区卫生绩效考核评价力度,确保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绩效奖励挂钩;完成区内二、三级综合医院“1+1+1”转诊平台互联互通,以及新区社区卫生综合管理平台与市级签约转诊平台的对接,预约转诊号源的使用份额占全市的35%;认真贯彻落实慢病长处方、延伸处方、预约转诊等惠民措施,在提高签约率的同时,确保有效签约。

  二、特色与亮点工作

  (一) 搭建“家门口”社区健康服务综合平台

  在大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大背景下,新区政府提出了构建“家门口”服务体系,向村居委下沉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包括健康服务在内的七类基本服务,新区“家门口”服务体系自2017年6月推进以来受到各方高度关注,被评选为2017上海十大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截止2018年年5月,36个街镇应建的1284个“家门口”服务站已全覆盖建设,围绕构建大民生格局,26个区职能部门形成“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服务项目清单,共计147个项目。

  “家门口”健康服务以村(居)民区卫生室、健康小屋为阵地,围绕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和全覆盖健康自管服务两个维度,各乡镇村民居住区按照家门口服务中心“四站一室”建设要求,每个家门口服务中心设置村卫生室,通过完善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功能定位和布局、设施设备配置等,进一步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在原村卫生室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提供全科医生团队巡诊、简易康复、中医适宜技术、增加药品供给、以及确保安全情况下的补液等服务,提高村民就医感受度和满意度;各街(镇)居民居住区域,每个家门口服务站设置健康小屋,通过培育特色健康项目、建设5支健康服务团队,分别是由健康专家、全科医生进入社区进行专业指导的健康医疗团队,由不同级别专家举办宣传讲座的健康宣教团队,由第三方社会组织发动招募的健康管理团队,由居民代表进行观察监督并及时反馈的健康评估团队,由健康促进条线社工组成为家门口健康服务保驾护航的健康协理团队,最终形成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的闭环,达成“居民自治、全民健康”的愿景。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版权属慢病界所有,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微信图片_20190110104432.jpg


  
0 条评论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