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慢病说
慢病管理无锡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2018-08-30
14175
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浸入到医疗卫生行业的多个环节。被称为“物联网之都”的无锡,更是充分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慢病管理当中,让慢病管理变得更智能、更有效。


无锡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党委书记谢寿坤在第九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慢病管理与健康物联论坛上分享了慢病管理无锡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工作,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无锡积极响应号召,正在积极按照国家、省关于健康中国、健康江苏的布局要求,推进健康无锡建设,并且将平均健康期望寿命以及慢病的过早死亡率等作为重要的指标,而慢病防控则成为推进健康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多年来无锡市在慢病防控上坚持信息化引领,积极实施互联网+慢病管理,推进医防结合的整合型服务体系,提升慢病健康管理的成效。



据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因慢病死亡人数占到总死亡的86.6%,由慢病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如果无法有效应对慢病带来的健康问题,必然会滋生多种问题,并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如何预防慢病已经超越个人和家庭,成为整个国家的责任。



《中国防治慢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重大慢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要较2015年降低20%,逐步提高居民的健康期望寿命,有效控制慢病的负担。据统计,目前无锡人均期望寿命为82.35岁,但是健康寿命跟期望寿命还有很大的差距。假如说通过慢病的干预,通过医疗卫生的工作能够把这个差距缩小,那这个意义就非常大。我们通常所说的长寿一定要健康,要健康长寿这才有意义,对个人而言有很高的生活质量,对社会、对家庭就可以减轻负担。目前,无锡在制定《健康无锡2030规划要纲要》的时候,就把人均健康寿命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要提高人均健康寿命,就要降低慢病的过早死亡率,就要加强慢病的防控。在慢病的防控过程中,用传统的办法可能生效不是很明显,所以必须要利用现代科技,要利用信息化、物联网的手段来做这些工作。


1

慢病管理的痛点


目前,制约慢病防控与管理有很多瓶颈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痛点:


痛点一:缺乏数据链支撑导致效率低下。


慢病防控工作相关的数据涉及到临床诊疗、社区卫生、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生态环境以及气候等诸多领域。慢病防控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领域相关健康数据的收集、分析、利用,但以往的慢病防控依赖于人力,取得的数据既有限,又存在系统性的偏移,这就间接性地影响慢病防控策略的实施效果。长期以来,医疗、社区卫生、公共卫生等信息化相互独立,慢病健康管理难以协同开展,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所积累的海量健康数据,如电子病例、音像等等信息,由于缺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数据分析和加工方法,这些数据金矿一直在沉睡,没有发挥作用。


痛点二:基层慢病健康管理和服务能力相对不足。


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居民获取健康管理服务的最直接提供者,也是慢病防控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当前新医改政策和慢病防控体系建设,始终强调要强化基层服务能力的提升,但是各方面的因素导致目前我们基层社区服务能力还是严重不足,制约了慢病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


1.基层人员数量与工作量不匹配,慢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数量庞大,相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任务与基层卫生人员的承受能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2.基层服务能力和服务需求不匹配,基层医疗设施设备和全科医生的能力不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水平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痛点三:群众自我健康管理和慢病防控仍显薄弱。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居民在观念上仍然是重医轻防,导致慢性病人群的日益扩大;二是大众的健康知识仍然欠缺,对于居民个体来说,健康状况的评判、疾病危险因素的认知、健康行为的养成,缺少便捷有效的获取途径;三是缺乏个性化的干预手段,一方面居民需要有可信任的工具了解管理自身的健康,另一方面医务人员要通过便捷的手段来管理好自己的服务对象。


2

慢病防控要确立三个理念


《中国防治慢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明确,以慢病的三级预防为主线,要强调防治结合,全程管理,针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者三类目标人群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同时,按照主体到支持性环境的顺序,针对政策支持、社会支持和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要求。根据这个要求,慢病防控要确立三个理念。


第一要确定全民健康的发展目标,立足全人群和立足全生命周期,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慢病管理和医疗管理服务。


第二要确立大健康、大卫生的工作理念。慢病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要实施早诊早治,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要强化规范诊疗,提高治疗效果;要促进医防协同,实现全流程的健康管理;要控制危险因素,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


第三要确立增强科技支撑的工作路径。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在健康信息的收集、预警、干预等环节,将健康信息送达慢病防控的每一个端点,方便医生开展精准诊疗,方便健康管理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便群众开展自主健康管理,方便决策部门来科学决策。

    

3

无锡模式的实践


无锡在慢病防控上坚持信息化引领,打通慢病防控的各个环节,推进互联网+慢病防控,提升服务能力,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数据分析开展科学决策。主要是通过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疗公共卫生健康档案的数据中心,把信息打通。


二是信息流通促进分期诊疗业务协同。我们下发了一些规定,通过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落实一些规范管理的要求,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形成。主要实现了健康档案信息的全程浏览、影像协同、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跨院处方等。


三是信息终端向家庭延伸,促进健康服务便捷化。推广移动家庭医生签约、建成物联网健康管理平台,还把健康教育知识通过手机APP进行传播、利用大数据技术助推慢病精准防控、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基层医务人员,全市还统一建设胸痛中心无锡模式。

    

慢病管理任重而道远,慢病管理必须围绕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积极推进信息技术革命与慢病管理的融合,有效推动慢病管理机制和模式的创新。


慢病界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代表慢病界立场,版权属作者个人所有。文章只用于个人技术研究交流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您对本文章有使用需求,请联系作者!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
上一篇: 慢病管理与重大卫生挑战 下一篇: 全面推动呼吸慢病管理规范化建设
分享到:
慢病界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E-mail:mbj@ncd.org.cn 京ICP备09085420号-2 法律顾问: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网站制作博乐虎